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

作者:张浑 朝代:唐代

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原文

幽亭春尽共为欢,印绶居身是大官。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谿磻。
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觉难。
每况襟怀同宴会,共将心事比波澜。
风吹野柳垂罗带,日照庭花落绮纨。
此席不烦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

诗词问答

问: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的作者是谁?答:张浑
问: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张浑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63-6

参考注释

春尽

(1).春去,春天结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 桂岭 瘴来云似墨, 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

(2).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印绶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居身

犹安身;立身处世。《后汉书·逸民传·臺佟》:“ 孝威 居身如是,甚苦,如何?”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居身。”

大官

(1) 职位高的官

(2) 古时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的尊称

李大官不知,这时西去一里有余,乃是 定山堡内 段家庄。——《水浒传》

遁迹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踪迹

遁迹空门

远岫

远处的峰峦。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宋 曾巩 《池上即席送梁况之赴宣城》诗:“远岫烟云供醉眼,双谿鱼鸟付新诗。” 明 文徵明 《病中怀吴中诸寺·天王寺寄南洲》诗:“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弔荒宫上小丘。”

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柳垂丝,花满树。”

(3).白发下垂。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休为建隼临 淝 守,转作垂丝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鷺,无愁头上亦垂丝?”

(4).指垂丝海棠。 宋 张元干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词:“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诗联

(1).诗中的上下两句。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明 李开先 《中麓拙对序》:“属对在文事中为末技,然童而习之,至白首有不能得其肯綮者,此与诗联夐别。”

(2).指楹联。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探春》:“桃符遣岁,爆竹传声,诗联献吉,颂句新清。”

襟怀

胸襟;胸怀;心胸

襟怀坦白

宴会

会聚宴饮

款留宴会。——《广东军务记》

心事

心里盘算、思虑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罗带

(1).丝织的衣带。 隋 李德林 《夏日》诗:“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粧。”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九:“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2).喻曲折的河流。 唐 白居易 《宅西有流水小楼临玩》诗:“水色波文何所似?麴尘罗带一条斜。”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繫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芒山。”

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绮纨

(1).华丽的丝织品。亦指绮纨所制之衣。《后汉书·王符传》:“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组綵牒,锦绣綺紈,葛子升越,筩中女布。”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时清气以方厉,纷飘动兮綺紈。” 南朝 陈 徐陵 《为始兴王让琅邪二郡太守表》:“甫离怀袖,裁脱綺紈。”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自奉甚俭,生平未尝衣綺紈。”

(2).犹纨袴。指富贵之家或其子弟,含贬意。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於是有弱冠王孙,綺紈公子,道不挂於通人,声未遒於云阁,攀其鳞翼,丐其餘论,附駔驥之旄端,軼归鸿於 碣石 ,是曰谈交。” 唐 柳宗元 《送萧炼登第后南归序》:“虽在綺紈,而私心慕焉。” 清 孙枝蔚 《寄十四弟实夫》诗:“乡党钦年少,文章傲綺紈。”

不烦

(1).无须烦劳。《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公慨然曰:‘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断不烦诸君曲笔。’后果殉难。”

(2).不急躁。《文选·宋玉<高唐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李善 注:“不烦,不躁也。”

(3).不烦冗。《淮南子·主术训》:“法省而不烦。” 高诱 注:“烦,多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然 秩 ( 刘秩 )书太略, 白 ( 宋白 )书太烦。不烦不略,最为适中者, 佑 ( 杜佑 )书也。”

铺锦

铺陈锦绣。《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尝问 鲍照 ,己与 灵运 优劣。 照 曰:‘ 谢 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繢满眼。’” 唐 李石 《开城录·池底铺锦》:“ 文宗 论 德宗 奢靡云:闻得禁中老宫人,每引泉先於池底铺锦。”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席上再用韵》词:“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