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呈立儒叔(讳应奎号文峰北京镇抚)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原文

小阮琵琶信陆沉,江湖何处觅知音。

步兵莫作穷途哭,归去山中啸竹林。

诗词问答

问:《途中呈立儒叔(讳应奎号文峰北京镇抚)》的作者是谁?答:佘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2. 讳应奎号文峰北京镇抚

参考注释

小阮

称 晋 阮咸 。 咸 与叔父 籍 都是“竹林七贤”之一,世因称 咸 为 小阮 。后借以称侄儿。 唐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之一:“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宋 杨万里 《戏赠子仁侄》诗:“小阮新来觅句忙,自携破砚汲寒江。”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 乾隆 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试士抵 滁州 。”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陆沉

(1) 陆地沉没

(2) 比喻国土沦丧,也比喻隐居

陆沉于俗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步兵

(1) 以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的兵种

(2) 徒步行军和打仗的士兵

穷途

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危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