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二十四·汉光武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白水神徵,赤符天挺。

以武开基,以文定鼎。

中兴称质,殷中宗并。

非退功臣,保全心永。

虽进文吏,察政意整。

敕几揽纲,躬劳识迥。

神道设教,谶纬是听。

欲罪桓谭,失之悻悻。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二十四·汉光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史臣论光武谓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意若有不足者不知光武之退功臣正以善于保全胜于汉高也

参考注释

水神

(1).谓水。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并为万物之准,故称。《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準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於天地而藏於万物。产於金石,集於诸生,故曰水神。” 尹知章 注:“莫不有水焉,不知其所,故谓之神也。”

(2).水域之神;司水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左传·昭公十八年》“ 玄冥 ” 晋 杜预 注:“ 玄冥 ,水神。”

赤符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天挺

谓天生卓越超拔。《后汉书·黄琼传》:“ 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公生实天挺,少小负奇骨。” 章炳麟 《魏武帝颂》:“夫其经纬万端,神謨天挺。”

开基

(1).犹开国。谓开创基业。《汉书·魏相丙吉传赞》:“近观 汉 相, 高祖 开基, 萧 曹 为冠, 孝宣 中兴, 丙 魏 有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 宋 自 太祖 开基, 太宗 嗣位,歷传 真 、 仁 、 英 、 神 、 哲 ,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一章:“一边他又替自己暗加一句:‘老子是你们开基祖宗!’”

(2).开创;开始。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讎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谈天理之开基,辩人道之始终。”

文定

指订婚

中兴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功臣

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保全

(1) 保护安全,使免受损害、伤害和毁坏

保全领土

(2) 保持完整无损

保全面子

(3) 保养;维修

保全工

文吏

(1).文职官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仗御武於文吏,委军政於儒生。”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艺祖 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 宋 之尚文,端本乎此。”

(2).文法之吏。指执法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汉书·宣帝纪》:“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羣生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矣。”

神道设教

利用神鬼之道进行教化。《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孔颖达 疏:“圣人法则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於人,不假言语教戒,不须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观化服从。”《东观汉记·杜林传》:“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澶渊之幸》:“讲和之后,兵息民安,天意悦豫;而 钦若 激以城下之盟,欲报 东门 之役。既弗之许,则説以神道设教,镇服戎心。” 李逸侯 《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三十回:“譬如那《河图》、《洛书》,谁敢说不是天瑞呢……这乃是圣人用神道设教,假造出来,诱服天下人心的哪!”

谶纬

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谶纬之学

悻悻

怨恨失意的样子

本镇因一时过慎,其策未即举行,彼悻悻逃去。——《画图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