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感旧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南山感旧原文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诗词问答

问:南山感旧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南山感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怖畏

亦作“ 怖愄 ”。恐惧。《后汉书·度尚传》:“刺史 度尚 惧 磐 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见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耶?”《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称无我,恐众生生怖愄心。” 清 吴敏树 《游大云山记》:“已上路,缘岭侧,俯深溪,过之可怖畏。”

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丈六

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后亦借指佛身。《后汉书·西域传·天竺》:“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 双林 。” 范祥雍 校注:“丈六谓佛身,《佛説十二游经》:‘佛身长丈六尺。’”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丈六放金光,神通称极大。”

僬侥

(1).古代传说中的矮人,因以为其国名。《列子·汤问》:“帝凭怒,侵减 龙伯 之国使阨,侵小 龙伯 之民使短。至 伏羲 神农 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 僬侥国 ,人长一尺五寸。”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 僬侥 音譙尧,短人国名也。”按, 明 孙瑴 《古微书·诗含神雾》作“焦侥”。 清 陈维崧 《满江红·赠大西洋人鲁君》词:“海外海,光如漆;国外国,天无日。话 僬侥 龙伯 ,魂摇股栗。”

(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国语·鲁语下》:“ 仲尼 曰:‘ 僬侥氏 长三尺,短之至也。’” 韦昭 注:“ 僬侥 , 西南蛮 之别也。”《后汉书·明帝纪》:“西南夷 哀牢 、 儋耳 、 僬侥 、 槃木 、 白狼 、 动黏 诸种,前后慕义贡献;西域诸国遣子入侍。”

(3).指卑微年幼之人或卑鄙小人。 宋 苏轼 《刘丑廝》诗:“相国有折胁,封侯或吹簫。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 感惺 《断头台·党争》:“小衣冠端合称僬侥,多则是三尺顽躯求一饱。”

国人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帅国人盟于大宫。”《史记·伯夷列传》:“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2).国内之人,全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