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

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山上原文

山上桃花红欲烧,山间病老苦无聊。

古人有时亦好饮,已醉复醒真似劳。

谁能忘情学枯木,不如隐几看猿猱。

攀援上下岂无意,新林落日风𩙈𩙈。

诗词问答

问:山上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山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山上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2. 原作饴,据四库本改

参考注释

花红

(1) 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

花红缎匹

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水浒传》

(2) 盈利

(3)

(4) 一种落叶小乔木( Malus asiatica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

(5) 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赏金

老苦

佛教语。四苦、八苦之一。详“ 四苦 ”、“ 八苦 ”。

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好饮

喜爱喝酒;贪杯。《史记·张仪列传》:“公何好饮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 犀首 空好饮, 廉颇 尚能饭。”

真似

犹言酷肖(兼指神与形两方面)。 元  蒲道源 《赠传神李肖岩》诗:“画师笔底要真似,妙想乃与天机通。”

忘情

(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枯木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猿猱

泛指猿猴。《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

攀援

(1)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

(2) 援引提拔;支持。援用,引用

(3) 追随,依附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新林

(1).初植的树林。《吕氏春秋·谕大》:“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2).开春后刚抽芽长叶的树林。 唐  储光羲 《寄孙山人》诗:“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

落日

夕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