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

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代

灵山寺原文

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
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
野鹿寒仍聚,栖禽暮自归。
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

诗词问答

问:灵山寺的作者是谁?答:喻良能
问:灵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喻良能的名句有哪些?答:喻良能名句大全

喻良能灵山寺书法欣赏

喻良能灵山寺书法作品欣赏
灵山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人迹

人的足迹;指人

荒无人迹

屋头

(1).房屋之上。 唐 杜荀鹤 《怀庐岳书斋》诗:“煮茶窗底水,採药屋头山。” 宋 范成大 《枫桥》诗:“朱门白壁枕弯流,桃李无言满屋头。”

(2).谓上厕所。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命如厕为屋头,称 并州 人咸凿土为室,厕在所居之上故也。一説, 北齐 文宣帝 怒其 魏郡 丞 崔叔宝 ,以溷汁沃头,后人或食或避亲长,不能正言溷,因影为沃头焉。”

野鹿

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明 何景明 《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

栖禽

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自归

自行投案;自行归顺。《史记·游侠列传》:“ 解 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 解 。”《汉书·王莽传上》:“ 竦 与 崇 族父 刘嘉 诣闕自归, 莽 赦弗罪。”《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遇 疑不受命, 再用 围之, 隆演 使客将 何蕘 諭 遇 使自归。”

怪来

(1).惊疑。 唐 王维 《班婕妤》诗:“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在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宋 杨万里 《紫宸殿拜表贺雪》诗:“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

(2).难怪。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宋 许棐 《访潘叔明》诗:“怪来几案无寒色,春在题诗卷子中。”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怪来喜鹊迎头噪, 济 上如今有故人。”

襟袖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浓翠

深绿。 唐 许浑 《秋日众哲馆对竹》诗:“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 湘 。” 李国文 《月食》:“ 妞妞 从来也没见过那暖房里 * 带植物浓翠欲滴的绿色。”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