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原文

孤烟一点绿溪湄,渔父幽居即旧基。
饥鹭不惊收钓处,闲麛应乳负暄时。
茅斋对雪开尊好,稚子焚枯饭客迟。
胜事宛然怀抱里,顷来新得谢公诗。

诗词问答

问:《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的作者是谁?答:钱起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钱起的名句有哪些?答:钱起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39_45

参考注释

孤烟

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幽居

(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负暄

(1).《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遂以“负暄”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 明 李东阳 《次韵体斋病起见寄》之一:“防身戒久同持律,爱国情深比负暄。”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诏封》:“应甄録汗马勛劳,还展布负暄忠爱。”

(2).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唐 包佶 《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暄。” 清 陈维崧 《石州慢·冬日舟过亳村旧居有感》词:“负暄邻叟,两两私语茅簷,料他也为王孙叹。” 闻一多 《死水·你看》诗:“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

茅斋

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开尊

见“ 开樽 ”。

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焚枯

烤煮干鱼。 唐 钱起 《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茅斋对雪开尊好,稚子焚枯饭客迟。” 宋 陆游 《岁晚盘樽索然戏书》诗:“名酒不来唯饮湿,长鱼难觅且焚枯。”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九:“顾影有谁同此夕,焚枯拨芋夜谈诗?”

胜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宛然

(1) 真像;非常像

(2) 真切,清楚

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

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顷来

(1).近来。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顷来轗軻,资粮之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 唐 杜甫 《最能行》:“朝发 白帝 暮 江陵 ,顷来目击信有徵。” 杨树达 《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顷来无事,取而审视……因取向日所脱漏若干事补入卷中,付中国科学院请审查焉。”

(2).向来。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 巴 土长远,江山脩隔,顷来未悉。”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判官》诗:“顷来树佳政,皆已传众口。”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

(3).刚才。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諴 至 李氏 子书室中,诸子赋诗, 諴 亦为之。顷者 李 至,观诸子诗,又见 諴 所作,称其美。 諴 初亦避之。 李 问曰:‘此谁作也?’诸子不敢隐,乃曰:‘某叔,顷来 毕諴 秀才作也。’ 諴 遂出见。”

谢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