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深室有会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效深室有会原文

半天楼侧效深室,数武因之小憩临。

斯乃高朗非幽夐,名实略似相陶阴。

然而纵目一下观,普照翳蔽无劳寻。

絜矩开诚愿,若此欲使面。

从而后言者,毋或少隐坦。

然皆得呈其心。

诗词问答

问:效深室有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效深室有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八

参考注释

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深室

(1).指囚室。《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执 卫侯 ,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 杜预 注:“深室,别为囚室。”

(2).幽深的居室。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灵阶曝仙书,深室鍊金英。”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

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暂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清 王士禛 《娑罗坪》诗:“小憩 娑罗坪 ,手扶娑罗树。” 清 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高朗

(1) 气质、风格等高洁爽朗(高朗的气度)

(2) 清晰响亮

高朗的笑声

(3) 天空看起来,既高远又晴朗(天气高朗)

幽夐

幽深;深邃。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游 嵩山 ,捫萝越涧,境极幽夐。” 元 柳贯 《题巨然江山行舟图》诗:“ 巨然 作《江山》,所得尽幽夐。”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天竺 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夐,称世界大文。”

名实

名称与实际:名实相符|深察名实。

陶阴

犹言鲁鱼豕亥。谓传写之误。《北堂书钞》卷一○一引 汉 刘歆 《七略》:“古文或误以典为与,以陶为阴,如此类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女匽》:“《史·帝纪》注及 郭璞 《山海》注,引《礼》止云:‘ 舜 葬 苍梧 ,二妃不从。’而《礼》云三妃。盖世远传讹,陶阴久误,必欲求其人以实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论乐府》:“近乃有拟古乐府者,遂顓以拟名,其説但取 汉 魏 所传之词,句抚而字合之。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悉所不较。”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纵目

极目远望,尽目力

纵目四望

一下

(1) 表示短暂的时间

灯一下又亮了

(2) 突然间

天一下阴了下来

普照

普遍地照耀

阳光普照

翳蔽

幽深不明;隐蔽不露。《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其奥秘则翳蔽曖昧,髣髴退概,若幽星之纚连也。” 李善 注:“翳蔽、曖昧、髣髴、退概,皆谓幽深不明也。”《 清 苏州 唐 某《剿逆说》》:“夫 长江 自 江阴 而上,沙漫芦洲,鳞次櫛比,凡百数十处,幽深翳蔽,无不可以设伏。”

无劳

(1).不要劳累;不用劳烦。《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仪礼·聘礼》“辩復命如聘” 汉 郑玄 注:“自陈币至於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贾公彦 疏:“无劳者,劳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无劳也。”

(2).犹无须,不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故 河 不出图,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无劳喟然。”《北史·贺若弼传》:“ 叔寳 惶惧流汗,股慄再拜。 弼 谓曰:‘……无劳恐惧。’”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 赵 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此其中利害, 中国 人宜自审度,无劳外人代计。”

(3).没有劳绩。《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诚愿

忠厚老实。 隋炀帝 《隋秦孝王诔》:“ 孝王 惟允,俾侯于 秦 ;爰自圣章,天性诚愿。”

(1).衷心的愿望。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陈书·高祖纪下》:“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羣祀,皆有诚愿。” 唐 萧颖士 《为陈正卿进续尚书表》:“陛下必谓臣所著小有可观,赐以召见,闕庭一垂试问,臣採摭之外,亦以学文,纵不能光扬盛美,犹庶乎细水短材之益,则圣人之含容大矣,微臣之诚愿毕矣。”

(2).衷心希望。 唐 张廷珪 《请勤政崇俭约疏》:“臣愚诚愿陛下约心削志,澄思励精,考 羲 农 之书,敦朴素之道。”

若此

如此;像这样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 今》

而后

以后;后来;然后

鸣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 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大家先议一议,而后正式表决

言者

指谏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毋或

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东门遂 不听公命,杀适立庶。”《韩非子·有度》:“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