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诰花卉册·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董诰花卉册·其二·原文

名传雅客最风流,超格精神通体柔。

莫怪边傍多酒气,浅红晕颊早垂头。

诗词问答

问:题董诰花卉册·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董诰花卉册·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董诰花卉册·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参考注释

雅客

高雅的客人。《花月痕》第三回:“我辈虽非雅客,竟欲到你小院一坐,不知可否?”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超格

(1).谓超过常格,不同寻常。 晋 曹嘉之 《晋纪·武帝》:“ 勖 ( 荀勖 )肆力先朝,庸勋超格。”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知县 杨东野 虽号称敏吏,而承奉上官实为超格。”

(2).破格;越等。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 元瑞 感其意,为长歌七百言以赠 朱公 。公袖示督学使者 滕君 伯轮 ,曰:‘天下奇才也。’ 滕君 輒超格檄受餼学宫,且趣入试。”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通体

物体全部;全身

通体湿透

边傍

(1).犹旁边。《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傍。” 元 李寿卿 《伍员 * 》第四折:“又见他腹中饥饿,权避在芦苇边傍。” 明 冯梦龙 《万事足·醉笔遣神》:“判官你在边傍站立,是我 陈相公 到来,也该稟説一声。”

(2).边缘。 明 冯梦龙 《万事足·涂画生嗔》:“情知是你两公郎,与侍儿不犯边傍。”

酒气

(1).指酒的气味。 唐 沉佺期 《奉和春日幸望 * 应制》:“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囀歌声各自成。” 前蜀 贯休 《送胡处士》诗:“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2).谓借酒使气。 唐 李白 《白马篇》:“归来使酒气,未肯拜 萧 曹 。”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謡舞击咢,纤屑促密,皆曲中节度,而终身不以酒气加人。”

(3).脸上的酒色。《红楼梦》第一百回:“刚才我见他到太太那屋里去,脸上红扑扑儿的一脸酒气。”

红晕

因血液突涌至两颊所产生的脸红状态,呈现中心浓面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脸上泛出红晕

垂头

(1).低头。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騏驥之挽盐车,垂头于 太行 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 唐 韩愈 《驽骀》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福升 放开手, 黄省三 垂头走出门。”

(2).犹伸颈。《史记·楚世家》:“膺击 韩 魏 ,垂头中国。” 司马贞 索隐:“垂头犹申颈也。言欲吞 山东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