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原文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
纸山间出笔阵横,李侯画若禅眼透。
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归心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诗词问答

问:《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东房

古代指堂屋中央正室东边的房间。《书·顾命》:“ 兑 之戈, 和 之弓, 垂 之竹矢,在东房。” 周秉钧 易解:“西房东房,在室之左右旁也。”《仪礼·特牲馈食礼》:“设洗于阼阶东南,壶禁在西序,豆籩鉶在东房。” 郑玄 注:“东房,房中之东。”

地声

(1) 伴随地震的可听低频声,多半是由地面的振动传到空气时引起的

(2) 一种低沉的、像闷雷似的短的声音,常在活动地震区听到,一般认为是由地震引起的

出笔

(1).犹下笔。 元 郝经 《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 李斯 ,出笔存锋兼 汉 隶。” 清 黄景仁 《诗评》:“愚见欲以 岑嘉州 与 李昌谷 、 温飞卿 三家汇刻,似近无理。然能读之烂熟,试令出笔,定有絶妙过人处,亦惟解人能知之也。”

(2).方言。指钱财损失。 沙汀 《淘金记》十七:“快算了吧!那点出笔,那里找不到啊。”

禅眼

谓佛教禅师语录中之佳句。 明 徐渭 《论中五》:“文贵眼,此也。故诗有诗眼,而禪句中有禪眼。”

观鱼

见“ 观渔 ”。

明细

明白,详细

说了半天你还未听明细吗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玉花骢

(1). 唐玄宗 所乘骏马名。 唐 杜甫 《丹青引》:“先帝天马玉花驄,画工如山貌不同。”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异人録》言:‘玉花驄者,以其面白,故又谓之玉面花驄。’”

(2).亦作“ 玉华驄 ”。泛指骏马。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更玉花驄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元 查德卿 《普天乐·别情》曲:“玉华驄,青丝鞚。” 茅盾 《新疆风土杂记》诗:“初试爬犁呼女伴,阿爹新买玉花骢。”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棘针

(1).荆棘的芒刺。《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顾愷之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愷之 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元 杨显之 《黑旋风》第三折:“大哥,那里是那牢哩?[内应云]高墙儿矮门棘针屯着的便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四週围墻,务须坚峻,叠以棘针。”

(2).喻指刺骨的寒气。 唐 孟郊 《寒地百姓吟》:“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作眉

指描画眉毛。《新唐书·安乐公主传》:“ 临淄王 诛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 右延明门 ,兵及,斩其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