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昌叔韵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次昌叔韵原文

寄公无国寄锺山,垣屋青松晻霭间。
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飒水潺湲。

诗词问答

问:次昌叔韵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次昌叔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寄公

古指失国后寄居别国的诸侯。后亦泛称失位而流亡者。《仪礼·丧服》:“寄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礼记·丧大记》:“君拜寄公国宾于位。”《晋书·礼志中》:“曩者 王司徒 失守播越,自称寄公。”

垣屋

(1).有围墙的房屋。《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 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

(2).围墙和房屋。《后汉书·杨震传》:“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

青松

青翠的松树

晻霭

昏暗的云气。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宋 范成大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靄望 蓬莱 。”

荫蔽貌;重迭貌。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山泽晻靄,松竹参差。” 宋 王安石 《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 释迦 祠 老子 ,臺殿晻靄相重累。” 清 钱谦益 《聊且园记》:“老树攫拏,茂林晻靄。”

声音

(1)

(2) 使人产生听觉的振动

(3) 一种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波造成的听觉印象

(4) 某些起与人的语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达手段

代表法律的庄严的声音

佛事

和尚或尼姑诵经拜佛之事;亡者之家请僧尼念经超度亡灵

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