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游西湖)

作者:刘过 朝代:宋代

贺新郎(游西湖)原文

睡觉莺啼晓。
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
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
任拍手、儿童争笑。
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
歌韵歇,唤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
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
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
付乐事、与他年少。
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沈香亭北何时召。
心未惬,鬓先老。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游西湖)的作者是谁?答:刘过
问:贺新郎(游西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游西湖)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过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过名句大全

刘过贺新郎(游西湖)书法欣赏

刘过贺新郎(游西湖)书法作品欣赏
贺新郎(游西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睡觉

(1) 在睡眠状态中休息;睡着

昨晚在俱乐部睡觉

(2) 睡醒

快去朝议房里伺候。倘若睡觉,亟来报知,切勿误事。——《二刻拍案惊奇》

莺啼

莺鸣。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燕语鶯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鶯和燕。”《水浒传》第八一回:“好梦欲成还又觉,緑窗但觉鶯啼晓。”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酒徒

嗜酒的人。《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飢饿乞於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 唐 韦应物 《酒肆行》:“ 长安 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清 龚諴 《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诗:“酒徒嗜酒慙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艾青 《芦笛·透明的夜》:“酒徒们,走向村边,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玉山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拍手

双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们边跳舞边拍手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翩然

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翩然起舞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苏小

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清 吴伟业 《楚云》诗:“记得 钱塘 两 苏小 ,不知谁箇擅倾城。”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参见“ 苏小小 ”。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禁树

禁苑中的树木。 宋 王禹偁 《放言》诗之五:“禁树罢吟红烂漫,江蘺且咏緑芊绵。” 宋 刘过 《贺新郎·游西湖》词:“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遶。” 元 揭傒斯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诗:“昔依禁树枝,今恋山巔柏。”

烟花

(1) 即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你进取之志。——《元曲选》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障日

(1).遮蔽日光。《南齐书·刘祥传》:“司徒 褚渊 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 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

(2).用以遮蔽日光的墙壁。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段成式》:“ 平康坊 菩萨寺 ,佛殿东西障日及诸柱上图画,是东廊跡,旧 郑法士 画。”

百计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韩愈 好奇,与客登 华山 絶峯,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慟哭, 华阴 令百计取之,乃下。” 宋 苏轼 《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 林畏庐 ( 林紓 )者,不知与 迦因 何仇,凡 蟠溪子 所百计弥缝而曲为 迦因 讳者,必欲歷补之以彰其丑。”

不如归

见“ 不如归去 ”。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雪句

咏雪的诗句。 闽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五代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二:“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宋 苏轼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鬚折。”

沈香亭

亦作“沉香亭”。 唐 时宫中亭名。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开元 中,禁中重芍药,即今之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於 兴庆池 东, 沉香亭 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 李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 李白 立进《清平调辞》三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 沉香亭 北 太真妃 。”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未惬

犹不满意。《隋书·礼仪志一》:“帝既受 周 禪,恐黎民未愜,多説符瑞以耀之。”

先老

谓先世长老。《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 孔颖达 疏:“天子亲自释奠於先世之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