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

作者:洪皓 朝代:宋代

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原文

欲话艰难虑损神,可怜无告一穷民。
诙谐好比卢思道,喜怒忘同杜子春。
去国登楼聊自遣,越乡怀璧不如贫。
范雎为魏归须贾,不是绨袍恋故人。

诗词问答

问: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问: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皓的名句有哪些?答:洪皓名句大全

洪皓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书法欣赏

洪皓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书法作品欣赏
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损神

伤神。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一:“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清 孙枝蔚 《挽金坤生》诗:“闻笛漫垂泪,罢琴空损神。”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无告

(1) 有疾苦而无处诉说

受欺压无告的社会

(2) 有疾苦而无处诉说的人

疾苦无告

穷民

(1).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 郑玄 注:“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 孙诒让 正义:“据《王制》文,谓孤、独、矜、寡。”《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2).泛指贫苦百姓。《庄子·天道》:“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 成玄英 疏:“百姓之中,有贫穷者,每加拯恤,此心不替也。”

谐好

指男女结合成其好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丑孤》:“女以元宝置几上,曰:‘若相谐好,以此相赠。’生悦而从之。”

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自遣

自己排遣愁闷,宽慰自己

越乡

远离故乡。《左传·襄公十五年》:“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谁令乏古节,貽此越乡忧。” 唐 王勃 《他乡叙兴》诗:“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一:“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怀璧

《左传·桓公十年》:“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唐 李华 《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绨袍

(1).厚缯制成之袍。《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 宋 陆游 《冬晴》诗:“岁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减綈袍。” 清 钮琇 《觚賸·虎林军营唱和》:“流萤夜度綈袍冷,採蕨朝供麦饭新。”

(2). 战国 时 魏 人 范雎 先事 魏 中大夫 须贾 ,遭其毁谤,笞辱几死。后逃 秦 改名 张禄 ,仕 秦 为相,权势显赫。 魏 闻 秦 将东伐,命 须贾 使 秦 , 范雎 乔装,敝衣往见。 须贾 不知,怜其寒而赠一绨袍。迨后知 雎 即 秦 相 张禄 ,乃惶恐请罪。 雎 以 贾 尚有赠袍念旧之情,终宽释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多用为眷念故旧之典。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宾客不见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唯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元 李孝光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诗:“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綈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曩试君心耳,幸綈袍之意犹存。”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