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中流作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渡江中流作原文

击汰金陵岸,溶溶晓气分。

潮回落沙屿,帆远入江云。

霁景中流见,秋风天外闻。

时清馀战垒,重吊水犀军。

诗词问答

问:渡江中流作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渡江中流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渡江中流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六

参考注释

击汰

拍击水波。亦指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 沅 兮,齐 吴 榜以击汰。”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赭圻将赤岸,击汰復扬舲。” 清 陈维崧 《桂枝香·石亭探桂和竹逸韵》词:“南郭先生,约我 画溪 击汰。”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北固甘罗》:“ 赵璘 《因话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屡讚 招隐寺 标致。盖时人称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故 盛乐城 西北。《魏书·太祖纪》:“ 永兴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乐 金陵 。”

(4).指 四川 铜陵山 。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蒋清翊 注引《后汉书·公孙述传》注:“ 蜀 有 铜陵山 。”

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气分

(1).旧谓人和物所受元气的分限。《孔子家语·执辔》:“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 商 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 三国 魏 嵇康 《明胆论》:“寻所受之终始,推气分之所由。”

(2).引申为气息;气质。 宋 苏轼 《法云寺礼拜石记》:“闻我佛修道时,芻泥巢顶,霑佛气分,后皆受报。” 茅盾 《虹》一:“如果从后影看起来,她是温柔的化身;但是眉目间挟着英爽的气分,而常常紧闭的一张小口也显示了她的坚毅的品性。”

(3).身分,体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紧,只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我和你两情调两意肯。这谐合有气分。”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这衣服和银子,也则是一时间周急,添你气分。”

同“ 气氛 ”。 叶圣陶 《双影》:“这种幽郁气分也可以清楚地辨出。”参见“ 气氛 ”。

回落

市场价格及企业活动在持续急剧上升之后的降落

沙屿

沙滩和小岛。亦泛指小沙岛。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沙屿相接,洲岛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塤箎。” 清 郁扬勋 《憩徐氏北园池上》诗:“溪堂杂菱荇,沙屿散鳬鵠。”

霁景

雨后晴明的景色。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山河春而霽景华,城闕丽而年光满。” 唐 唐彦谦 《蒲津河亭》诗:“宿雨清秋霽景澂,广亭高树向晨兴。” 宋 石孝友 《点绛唇》词:“霽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秋风

秋天的风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战垒

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清 查慎行 《渡漳河》诗:“天垂旷野名都壮,路入中原战垒多。” 林学衡 《春尽日出金陵》诗:“青山过雨晴逾好,战垒经春草自芊。”

水犀军

(1).披水犀甲的水军。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 谢朓 诗中佳丽地, 夫差 传里水犀军。”

(2).多借指水上劲旅。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哀姑苏》:“ 王叔闰 有诗哀之云:‘天星夜坠水犀军,又见 吴 宫走鹿羣。’” 清 文廷式 《过洞庭湖》诗:“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亦省称“ 水犀 ”。 明 吾邱瑞 《运甓记·闻叛勤王》:“水犀十万,人人出没深渊。” 清 龚鼎孳 《樟树行》:“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 清 梁信芳 《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怀》诗:“水犀岂有乘墉志,一旅西来竟问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