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东渚北上

作者:石存礼 朝代:明代

送陈东渚北上原文

祖帐凭云阁,扬旌拥路衢。

寸心依魏阙,长佩谢蓬壶。

勋业虞三礼,文章汉两都。

明良须此去,何以慰樵苏。

诗词问答

问:送陈东渚北上的作者是谁?答:石存礼
问:送陈东渚北上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陈东渚北上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石存礼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存礼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海岱会集卷八

参考注释

祖帐

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垂繐帷与祖帐兮,罢歌臺与舞阁。” 宋 文天祥 《赠秘书王监丞》诗:“太子师傅两 疏氏 ,东门祖帐罗羣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今日是端阳佳节,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设祖帐於蛇门之外,送子归乡,愿他日毋相忘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 燕生 设祖帐,情义殷渥。”

云阁

(1).阁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选·张衡<东京赋>》:“迺构 阿房 ,起 甘泉 ,结 云阁 ,冠 南山 。” 薛综 注引《三辅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阁 ,欲与山齐。”

(2).泛指高耸入云的楼阁。《文选·扬雄<甘泉赋>》:“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李善 注:“云阁,言高连云也。”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於城隅。”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日中市朝满》:“云阁綺霞生,旗亭丽日明。”

(3).状如楼阁的云层。 南朝 陈 张正见 《神仙篇》:“六龙驤首起云阁,万里一别何寥廓。”

(4).指 云台 。图画功臣名将之像以示纪功的楼阁。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詎知 云阁 ,名在功臣。” 倪璠 注:“ 云阁 ,《汉书》所谓‘云臺’是也。臺、阁通称矣。”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壮士不可轻,相期在 云阁 。” 王琦 注:“ 云阁 ,犹 云臺 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阿文成公》:“ 高宗 纯皇帝 赐其七十寿联云:‘耆筵锡庆高千叟, 云阁 铭勋赞上台。’”参见“ 云臺 ”。

扬旌

高举军旗。指征战。 晋 陆机 《赠顾交阯公真》诗:“伐鼓 五岭 表,扬旌万里外。”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朔 南方偃草, 河 右暂扬旌。”

路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庄王 伐 郑 ,胜乎皇门,放乎路衢。” 何休 注:“路衢,郭内衢道,四达谓之衢。”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明 史槃 《梦磊记·月夜遇婢》:“门前觉有裁云树,只恐眼底生疎错路衢。”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魏阙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三礼

(1).古祭天、地、宗庙之礼。《书·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孔 传:“三礼,天、地、人之礼。”《隋书·礼仪志序》:“ 唐 虞 之世,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

(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后汉书·儒林传下·董钧》:“中兴, 郑众 传《周官经》,后 马融 作《周官传》,授 郑玄 , 玄 作《周官注》。 玄 本习《小戴礼》,后以古经校之,取其义长者,故为 郑氏 学。 玄 又注 小戴 所传《礼记》四十九篇,通为《三礼》焉。” 唐 韩愈 《送陈密序》:“今将易其业而《三礼》是习,愿先生之张之也。” 清 方文 《赠顾匠先兄弟》诗:“束髮受《三礼》,文辞何瑰奇!”

(3).指丧礼、葬礼、祭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三礼》:“ 杨太史 用宾 《致知小语》云:《周礼》、《仪礼》、《大戴礼》,曰《三礼》;丧礼、葬礼、祭礼,亦曰三礼;天神、人鬼、地祇,亦曰三礼。”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两都

(1) 指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2) ——《后汉书·张衡传》

明良

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 宋 沉括 《贺枢密吕侍郎启》:“明良协契,远邇均欢。”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始有明良之美,而终为 桀 紂 之暴,君臣之际,反覆如是,可不为寒心乎!”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樵苏

(1).砍柴刈草。《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樵,取薪也。苏,取草也。”《梁书·武帝纪下》:“越界分断水陆採捕及以樵苏,遂致细民措手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悮樵苏。’众诺而退。”

(2).打柴砍草的人。 晋 左思 《魏都赋》:“樵苏往而无忌,即鹿纵而匪禁。” 唐 虚中 《石城金谷》诗:“狐兔閒生长,樵苏静往来。” 清 吴伟业 《芦洲行》:“樵苏犹到 钟山 去,军中日日烧陵树。”

(3).柴草。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城中凿穴而处,负户而汲,木石将尽,樵苏乏竭,芻蕘罄絶。”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后遭 安禄山 贼党 史思明 攻陷 东都 ,杀戮僧众,将鐘磬毁为兵器,花果伐为樵苏。”

(4).指日常生计。《南齐书·东昏侯纪》:“郊郭四民皆废业,樵苏路断,吉凶失时。” 唐 曹松 《己亥岁》诗之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