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寿宫古松太上爱之尝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

作者:马廷鸾 朝代:宋代

原文

南来天马总辛勤,内禅经今历再壬。
复汉赤符还旧宇,法尧黄屋本非心。
思成门外衣冠尽,德寿宫前茨棘深。
叹息余生孤露甚,匪莪彼黍涕淋淫。

诗词问答

问:《德寿宫古松太上爱之尝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的作者是谁?答:马廷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马廷鸾的名句有哪些?答:马廷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马

(1).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唐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诗:“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九:“指北 黄龙 饮,从西天马来。”

(2).传说中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 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3).神马。《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在,龙为友。”《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於寝卧之前。” 明 刘基 《走马引》:“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4).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5).螳螂的别名。《吕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汉 高诱 注:“螳蜋,一曰天马。”《尔雅翼·释虫二》:“螗蜋(螳螂)…… 许叔重 又云:世谓之天马。盖驤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

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禅经

佛经。 唐 白居易 有《读禅经》诗。

赤符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旧宇

旧宅;故居。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时儻莽而阴曀兮,忽不识乎旧宇。” 晋 潘岳 《哀永逝文》:“想孤魂兮眷旧宇,视倏忽兮若髣髴。”

黄屋

(1).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

(2).借指帝王之车。 唐 许浑 《登尉佗楼》诗:“ 刘 项 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明 唐顺之 《荥阳行》:“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

(3).帝王所居宫室。《太平御览》卷四三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殷汤 寐寝黄屋,驾而乘露舆。”《魏书·李彪传》:“故 夏禹 卑宫室而恶衣服, 殷汤 寝黄屋而乘輅舆,此示俭於后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 宋 王观国 《学林·路》:“车者贵贱之所通乘,惟天子所乘独谓之路;亦犹屋者贵贱之所通居,惟天子所居独谓之黄屋。”

(4).指帝王权位。《北史·魏诸宗室传论》:“至如 神武 之不事黄屋,高揖万乘,义感隣国,祚隆帝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朕本无黄屋之心,今横议若此,据朕本心,惟有养母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 汉 人邪?”

(5).帝王的代称。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中原消息断,黄屋今安否?” 宋 王安石 《澶州》诗:“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 清 孙枝蔚 《九日梁仲林侍郎宴集黑窑厂登高》诗:“及其佐黄屋,鯁直古人儔。”

非心

邪心。《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言侍左右之臣,弹正过误,检其非妄之心,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所以格非心,缉敬胜也。”

外衣

(1)

(2) 穿在外面的衣服

(3) 比喻用来粉饰自己的伪装

恶意有时会被披上慈善的外衣

德寿宫

宋 宫名。原为 绍兴 十五年 宋高宗 钦赐给 秦桧 的大宅,并有 高宗 亲笔题额“一德格天之阁”,后改名为“德寿宫”。 绍兴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桥 东。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秦檜 师垣 故第,即今之 德寿宫 ,西有 望仙桥 ,东有 升仙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在 德寿宫 ,每进膳,必置匙筯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吴后 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亦省称“ 德寿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既居 德寿 ,时到 灵隐 冷泉亭 閒坐。” 清 张日熙 《南宋西湖小乐府·精忠柏》:“ 德寿 盘松委秋草,千载墓门日杲杲。”

茨棘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郑玄 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藪,伤害农功,地繁茨棘。” 宋 苏轼 《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视,一任茨棘遮。”

(2).喻困难的处境。《后汉书·仲长统传》:“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无所益损於风俗也。”

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孤露

(1).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戴明扬 校注引 王棠 《知新录》:“ 魏 晋 间人,以父亡为孤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生日),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汝之警敏和静,人莫及之,姿相丰端,不见闕亏,幼而孤露,其然何为?” 清 赵翼 《哭门人董东亭》诗:“孤露身真落叶如,曾怜少贱带经锄。”

(2).孤立暴露。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我 牙山 之兵,孤露无援。”

匪莪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孔颖达 疏:“以己二亲今且病亡,身在役中,不得侍养,精神昬乱,故视物不察也。”莪,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后遂借指对父母的悼念。 唐 白居易 《与从史诏》:“卿亡父早践班荣,久著声绩,永言褒赠,自叶典常。况卿孝友承家,勤劳事国;念兹忠节,皆禀义方。将慰匪莪之心,宜流自叶之泽。”

淋淫

浸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又春多暴雨淋淫,秋则常苦旱暵。” 明 刘基 《鸡鸣一首赠宗文侄》诗:“鸡鸣夕阴,草露淋淫。”

诗文赏析


【原题】:
德寿宫古松太上爱之尝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屏蟊贼云时绍兴壬午思陵馘亮之岁也于今百二十年矣仆生六十年后而十月八日又思陵上仙之晨感而有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