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原文

时雨作未成,蒸溽思出门。
湖塘直东西,行人各归村。
翻翻鸟投林。
杳杳钟鸣昏。
羊牛争迮路,烟火出短垣。
吾儿望未到,谁与共盘餐?幽独多恻怆,且复携斯孙,归来蓬窗下,聊可与晤言。

诗词问答

问: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时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蒸溽

(1).闷热而潮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 成都 乃未尝有梅雨,惟秋半积阴气令蒸溽,与 吴 中梅雨时相类耳。” 明 宋濂 《题<栖云轩记>后》:“今年夏六月,客有授予 苏太史 《栖云轩记》,记为本庵上士作,其状 灵岩 之景,亦分明如画,蒸溽为之顿消。”

(2).湿热。中医学上所指的一种病理现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翻翻

(1).翻飞;飞翔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文选·刘桢<赠徐干诗>》:“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张铣 注:“翻翻,孤飞皃。” 唐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2).飘动貌;翻腾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经歷名山,芝草翻翻。” 唐 温庭筠 《南湖》诗:“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词:“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 赵朴初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曲:“看翻翻巨浪涌红旗,听訇訇众怒吼雄狮。”

(3).形容马疾驰。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翻翻走驛马,春尽是归期。” 宋 苏轼 《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之二:“翻翻緹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投林

谓鸟兽入林。借喻栖身或归隐。《晋书·文苑传·李充》:“穷猨投林,岂暇择木!”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与共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盘餐

盘盛的食物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恻怆

哀伤。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论》:“夫 贾谊 过 湘水 ,弔 屈原 ,惻愴慟怀,岂徒忿怨而已哉!” 宋 秦观 《田居》诗之三:“辛勤稼穡事,惻愴田畴语;得穀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述德故文体瑰伟,誌哀则文词惻愴。”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晤言

见面谈话;当面谈话。《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无 爰生 之晤言,念 张季 之终蔽。” 宋 苏轼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