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邵窝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邵窝原文

山如蕴藉水环周,两字题楣慕古修。

仁者安仁智者乐,卫源彷佛昔曾游。

诗词问答

问:题邵窝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邵窝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邵窝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

蕴藉

含而不露

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后汉书·恒荣传》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环周

(1).循环。 晋 张华 《励志》诗:“四气鳞次,寒暑环周。”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曦望环周,未出黄图之域。” 唐 骆宾王 《宿山庄》诗:“ 金陵 一超忽,玉烛几环周。”一本作“ 还周 ”。

(2).周密,严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3).环绕四周;周围。 唐 柳宗元 《石渠记》:“菖蒲被之,青蘚环周。”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一白无涯,渺极天际。日光射之,如积雪之环周。”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若是群居的动物没有这种本能,各自顾各自的生活,不肯把社会全体放在自己以上,他的社会必受环周的自然力与外敌的压迫而归于灭亡。”

慕古

(1).仰慕古人。《管子·正世》:“故其位齐也,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后汉书·锺皓传》:“ 皓 兄子 瑾 ……好学慕古,有退让风。” 明 张居正 《示季子懋修书》:“自癸酉科举以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2).谓背时而不达权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今人以不达权变为慕古,盖谓古而不今也。”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 包龙图 往常断事曾着数,今日为官忒慕古。”

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南史·孔灵符传》:“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师》诗:“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2).有恩情的人。《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郑玄 注:“仁,有恩者也。” 孔颖达 疏:“孝子居丧,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可以观其知爱亲也,若不爱亲,则非仁恩也。”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大日经疏》卷四:“梵音尔儞,名为仁者。”《法华经·序品》:“四众龙神,瞻察仁者。”

仁智

(1).仁与智。《孟子·公孙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监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参见“ 仁 ”。

(2).仁爱而多智。《韩非子·问田》:“故不惮乱主闇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徐偃王 ﹞长而仁智。”

彷佛

同“仿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