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原文

娱老曾微燕子楼,谋生又欠木奴洲。
不无造物司行止,岂与齐民系戚休。
幸际乾龙亨庶物,故希晋马锡康侯。
妙龄今日如公等,声气方当叶应求。

诗词问答

问: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方回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书法欣赏

方回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娱老

(1).欢度晚年。《汉书·叙传下》:“ 疏 克有终,散金娱老。” 晋 陆机 《叹逝赋》:“解心累於末迹,聊优游以娱老。” 宋 叶适 《祭翁常之文》:“犹莫色之憔悴,不带索以娱老。” 沙汀 《淘金记》十六:“ 二大爷 娱老的方法,是扯纸牌和坐功。”

(2).指 汉 疏广 、 疏受 告老归乡,散金设宴款待故旧,欢度晚年事。参阅《汉书·疏广传》。《文选·任昉<为范尚公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禄微赐金,而懽同娱老。” 李善 注:“赐金、娱老,谓 疏广 也。”

燕子楼

楼名。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相传为 唐 贞元 时尚书 张建封 之爱妾 关盼盼 居所。 张 死后, 盼盼 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 唐 白居易 《〈燕子楼〉诗序》。一说, 盼盼 系 建封 子 张愔 之妾。见 宋 陈振孙 《白文公年谱》。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宋 苏轼 《永遇乐》词:“ 燕子楼 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红楼梦》第七十回:“粉堕 百花洲 ,香残 燕子楼 。” 清 洪亮吉 《伊犁纪事诗》之二十:“ 南中 老守疎狂甚,尚忆东风 燕子楼 。”原注:“太守有一妾,留 河南 亲串署内,时忆及之。”

谋生

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木奴

(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李衡 ﹞於 武陵 龙阳 氾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吴 末, 衡 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后因称柑橘树为“木奴”。 宋 陈师道 《和苏公洞庭春色》:“ 洞庭 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2).指柑橘的果实。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緑糉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3).泛称果树和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梅杏》:“‘木奴千,无凶年。’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穀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五:“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餘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4).柯树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齐民

(1).犹平民。《庄子·渔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汉书·食货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马,弋猎博戏,辞齐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清 赵翼 《华岗》诗:“同为一齐民,莫呼归长吏。”

(2).谓治理人民。《韩非子·八经》:“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民能。” 宋 梅尧臣 《访施八评事》诗:“嬾问齐民术,喜看 庄叟 书。”

戚休

犹休戚。忧愁和欢乐;祸福。 宋 苏轼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之二:“义既同於戚休,身岂轻於出处?”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参戎》:“暴虎冯河真可愁,临时候枯荣戚休,任逆来须顺受。” 老舍 《今日》诗:“儿女竞劳动,工农共戚休。”

乾龙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乾》卦第五爻为天子在位之象,因以“乾龙”喻帝王。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乾龙已应天飞五, 晋 马徐观昼接三。” 李壁 注:“乾龙,谓 英庙 初御极也。”

庶物

各种事物

置三公三孤,以为论道之官;次置六卿,以分司庶务。——《隋书·百官志》

康侯

即 周武王 弟 姬封 ,初封于 康 ,故称。《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高亨 注:“ 康侯 , 周武王 之弟,名 封 ,故称 康侯 或 康叔 。”

妙龄

妙年,多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声气

(1) 指消息或信息

互通声气

(2) 〈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鲁迅《孔乙己》

(3) 指士气

金鼓以佐士众之声气

(4) 指鼓动士气

(5) 志趣和性格;意气

声气相投

方当

犹将要;会当。《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有风吹削哺,太守以问 由 。 由 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顷之,五官掾献橘数包。”《梁书·简文帝纪》:“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 唐 韦应物 《冰赋》:“微客卿之言,则何以雪余惑,方当命有司而撤冰,书盘盂以自式。”

应求

应和,响应。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