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通参奉命典试江西·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放榜悬知聚彩霞,归舆历历雪初花。

纵横礼乐文章盛,来往山川道路赊。

日照金台迎画幰,风吹滕阁送仙槎。

天街十月阳春早,光霁重看捲绛纱。

诗词问答

问:《送邵通参奉命典试江西·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

放榜

亦作“ 放牓 ”。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 太和 八年放牓,有无名子作诗曰:‘乞儿还有大适年,二十三人椀杖全。’” 唐 杜牧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诗:“ 东都 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迴。”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 光范门 ,候过宰相。”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榜后复试》:“请各省放榜后,中式之人赴省填写亲供。”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彩霞

彩色的云霞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乐文

音乐曲调。《礼记·乐记》:“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 孔颖达 疏:“文谓声成文也。若行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各自和好也。”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金台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三国 魏 崔琰 《述初赋》:“列金臺之蹇产,方玉闕之嵯峨。”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昆仑》:“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金臺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黄金台 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正忧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顾问来。” 宋 秦观 《谢程公闢启》:“引置 金臺 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郭沫若 《归国杂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颇 ,故国苍茫走 屈平 。”参见“ 黄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当 成祖 建都 金臺 时,即因居民疎密,编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诗:“ 金臺 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国氛,‘ 对山 救我’带犹存。”

滕阁

见“ 滕王阁 ”。

仙槎

亦作“僊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词:“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明 方孝孺 《万里图》诗:“僊槎二月出 龙门 ,万里春风掉晴雪。”《随园诗话》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诗:“销魂何处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太平广记》卷四○五引《洞天集》:“ 严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长五十餘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蠧。 李德裕 截细枝尺餘,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復来。 广明 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唐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若见 君平 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 明 刘基 《怨王孙》词:“红尘目迥,河汉应有仙槎待还家。”后亦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天街

(1).星名。《史记·天官书》:“昴毕閒为天街。” 张守节 正义:“天街二星,在毕昴閒,主国界也。街南为 华夏 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析木天街,星宿清润;北岳 医閭 ,神鬼受职。”

(2).京城中的街道。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元 汤式 《端正好·元日朝贺》套曲:“贺三阳万国来朝,践天街车马知多少,端的便塞满 东华 道。” 清 钮琇 《觚賸·燕京元夜词》:“京城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 正阳门 下摸钉乃回。”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阳春

温暖的春天

光霁

(1).“光风霽月”之省。 元 范梈 《贵州》诗:“若无光霽在,何以破朱炎?”参见“ 光风霽月 ”。

(2).敬词。犹风采。 明 章懋 《与陈提学书》:“未获一瞻光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揖而祝曰:‘小生斋宿而来,仙人既不以门外见斥,何不竟赐光霽?’”

绛纱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絳纱。” 明 徐渭 《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絳纱来。”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刘禹锡 《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絳纱。” 宋 苏轼 《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 季直 游。絳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絳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絳帐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