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题景明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日题景明楼原文

拾登出埤堄,缔赏俯烟霞。

雨足湖光涨,尘清山翠加。

春和虽已过,夏景不争差。

一岁两三到,惟消片刻茶。

诗词问答

问:夏日题景明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夏日题景明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夏日题景明楼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

参考注释

埤堄

(1).城上呈凹凸形而有射孔的矮墙。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发者,所以当埤堄也。” 清 钱谦益 《大学士孙公行状》:“计关城埤堄三千有奇,量埤堄为信地。”

(2).泛指城墙、围墙。 唐 李德裕 《怀崧楼记》:“此地旧隐曲轩,傍施埤堄,竹树阴合,簷槛昼昏。”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雨足

(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春和

春日和暖。《汉书·文帝纪》:“方春和时,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乐。” 晋 傅玄 《众星》诗:“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就禄》:“天寒地冷,未可离乡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夏景

(1).夏日;夏昼。《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边地。” 唐 张乔 《送友人东归》诗:“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

(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销夏湾》诗:“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不争

(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到

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 宋 朱熹 《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片刻

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