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十二韵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玉泉十二韵原文

地涌西山脉,名标禁御泉。
百层飞作雨,万顷汇成渊。
润下终归海,源高却自天。
萦烟来树杪,带雪落云边。
隐见瑶光曳,琤苁佩响传。
红栋桥宛转,乌榜棹洄沿。
星汉随湾泻,楼台倒影鲜。
蛟龙蟠翠岛,雁鹜起琼田。
镜面晶荧合,珠痕荡漾圆。
翠流初放荇,娇拥半开莲。
睿赏悬孤鉴,馀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庆,鱼藻在诗篇。

诗词问答

问:玉泉十二韵的作者是谁?答:纳兰性德
问:玉泉十二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玉泉十二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纳兰性德的名句有哪些?答:纳兰性德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脉

向一定方向延展、像脉络似的群山

祁连山脉

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 翦伯赞《内蒙访古》

禁御

(1).禁止;制止。《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后汉书·朱暉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2).指禁止奸盗等犯罪活动的措施和效果。《新唐书·陆贽传》:“视姦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

(3).同“ 禁籞 ”。 汉 扬雄 《羽猎赋》序:“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 、 舜 、 成汤 、 文王 三驱之意。”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玄都閟,凴虚禁御长。”一本作“ 禁籞 ”。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禁御皇居接,香畦鏤槛边。”

同“ 禁御 ”。《淮南子·氾沦训》:“为鷙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

百层

(1).亦作“ 百增 ”。重重迭迭。极言其高。《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井干叠而百增。” 李善 注引《广雅》:“增,重也。” 唐 许浑 《题峡山寺》诗之二:“水曲巖千叠,云重树百层。” 宋 苏辙 《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诗之二:“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2).古台名。《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临 广望 ,坐 百层 ,料武艺,品驍腾。” 刘良 注:“ 广望 、 百层 皆臺名。”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润下

谓水性就下以滋润万物。《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孔 传:“言其自然之常性。” 宋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润下终资国,灵长任酌蠡。”

终归

到底;毕竟

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

树杪

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隐见

(1).或隐或现。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江光隐见黿鼉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清 邵长蘅 《游孤山记》:“西行过 陆宣公祠 ,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2).隐退或出仕。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今公于 子云 之书,辨明是正,厥功多矣,至于进退隐见之际,尤为反覆而致意。” 清 唐甄 《潜书·受任》:“士当巷居,隐见惟己,人不得致也。出而干主,任之犹轻,言之犹浅,去留亦惟己,人不得泥也。”

瑶光

(1).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高诱 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説,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汉 张衡 《西京赋》:“上飞闥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宋书·符瑞志上》:“帝 顓頊 高阳氏 ,母曰 女枢 ,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 顓頊 於 若水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2).玉的光采。《宋史·乐志九》:“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羣工奉之,登此寳殿。”

(3).比喻白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滛。”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拾箫》:“急闪闪瑶光乱散,妆成鹿衔五色灵芝。”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隐见瑶光曳,琤瑽珮响传。”

(4). 北魏 洛阳 尼寺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宋荔裳廉使女》:“呜呼! 秀容 纵骑,夺壻 瑶光 。”参见“ 瑶光寺 ”。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乌榜

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唐 韩翃 《送冷朝阳还上元》诗:“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 白门 前。” 宋 梅尧臣 《登舟》诗:“向起风沙地,暂假乌榜还。” 清 陈维崧 《尉迟杯·别况》词:“东风斜日, 小玉 门前缆乌榜。”

洄沿

谓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寻胜不惮险, 黔江 屡洄沿。” 清 龚自珍 《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 江 东 浙 东一棹堪洄沿。”

星汉

(1).天河;银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灰色的短夜,星汉徐移。”

(2).形容璀灿,有文采。 清 查慎行 《送陈乾斋予假省亲》诗之二:“星汉文章 唐 许国 ,臚云名第 宋 安阳 。”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倒影

倒立的影子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雁鹜

亦作“鴈鶩”。鹅和鸭。《战国策·燕策二》:“赖得先王鴈鶩之餘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於 齐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分鴈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忆烟水而葺巢,甘鴈鶩以为伍。”

琼田

(1).传说中能生灵草的田。《十洲记·祖洲》:“ 鬼谷 先生云:‘此草是 东海 祖洲 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胡香四两,嗟西域之使稀;灵草一枝,恨琼田之路絶。” 唐 顾况 《朝上清歌》:“琼田瑶草,寿无涯些。” 清 朱瑄 《祖龙引》:“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 关 。”

(2).传说中种玉之田。 宋 朱熹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芹》:“琼田何日种,玉本一时生。”参见“ 玉田 ”。

(3).形容莹洁如玉的江湖、田野。 南朝 陈 张正见 《咏雪应衡阳王教》:“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睢阳 生玉树, 云梦 起琼田。”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浄铺琼田。” 元 尹廷高 《次韵兰室玉皇阁观雪》:“大千世界天花坠,百万人家玉色同。极目不知云尽处,琼田遥接海门东。”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蛟龙蟠翠岛,雁鶩起琼田。”

镜面

(1).镜子的表面。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一:“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唐 罗隐 《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浄,地似人心总不平。”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砚辩》:“久用则锋乏,光如镜面,不堪用。”

(2).即鐴。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鐴,犁耳也……形不一。耕水田:曰瓦缴,曰高脚;耕陆田:曰镜面,曰碗口。随地所宜制也。”

(3). 湖南 出产的以稻谷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名。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一:“你看他说了好多情况!酒后吐真言,一瓶老镜面,没有白费吧?”

晶荧

(1).明亮闪光。 唐 王起 《浊水求珠》诗:“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红楼梦》第六六回:“三姐儿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荧。”

(2).指光亮。 元 周砥 《夜坐怀孝常》诗:“天高玉露泻,草木流晶荧。”

荡漾

飘荡;起伏不定

湖水荡漾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睿赏

圣明的鉴赏。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嘉靖 间,驾幸此,上语侍臣:‘西来诸山,独此山有翠色。’真睿赏也。”

波溢

液体满而外溢。《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韩诗外传》卷五:“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於兹矣。”

鱼藻

(1).即水藻。语本《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郑玄 笺:“藻,水草也。” 南朝 宋 孝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鱼藻,頳霞照桑榆。”

(2).见“ 鱼藻池 ”。

诗篇

(1)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