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四威仪·其一

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家中四威仪·其一原文

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

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华脚下生。

诗词问答

问:家中四威仪·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家中四威仪·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庚韵

参考注释

中行

(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 三行 ”。

(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

(3). 唐 宋 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4).复姓。 汉 有 中行说 。见《史记·匈奴列传》。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违顺

(1).犹依违。指模棱、犹豫。《宋书·裴方明传》:“往年 氐 竖 杨难当 造为叛乱,俛首者众。其长史 杨万寿 、建节将军 姚宪 ,情不违顺,屡进矢言。”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 谢公 江海之士,违世絶俗乃其常耳。顾以别为难者,岂酣於富贵而习於违顺也耶?由是观之,以别为难,非士之正也。”

(2).违背与顺从。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夫事有曲直,人有违顺。”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步步

一步一步;每步。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李商隐 《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望丹闕,步步泪,满衣襟。”《花月痕》第七回:“偶然扑蝶粉墙东,步步纤痕印落红。”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步步后退,毫无原则,什么都答应。”

阶级

(1) 人们在社会上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2) 等级

有两个主要的阶级——天生的贵族和平民

(3) 台阶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莲华

见“ 莲花 ”。

下生

出生。 梁斌 《播火记》四:“自从下生以来,还没有听过有人说给她这么几句贴心的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