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原文

风力是举。
而台阶序平。
重黎既登。
而天地位成。
功无与让。
铭太常之旌。
世不失职。
受骍毛之盟。
辑瑞班瑞。
穆穆于尧门。
惟翰惟屏。
膴膴于周京。
功成而治。
定礼乐斯存。
复子而明。
辟姬旦何言。

诗词问答

问: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力

(1) 风的力量,即在任意风级上的某一定数(如5或7级)

(2) 从风得到的机械力

风力发电机

(3) 指文辞的风格与笔力

台阶

(1)

(2) 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筑物,因一阶一阶的,故称为台阶

(3) 在土山坡、岩石或冰坡上凿出的踏脚点

(4) 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径或机会

给他个台阶下

重黎

(1). 重 与 黎 ,为 羲 和 二氏之祖先。《书·吕刑》:“乃命 重 黎 ,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 传:“ 重 即 羲 , 黎 即 和 。 尧 命 羲 和 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孔颖达 疏:“ 羲 是 重 之子孙, 和 是 黎 之子孙,能不忘祖之旧业,故以 重 黎 言之。”《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 尧 復育 重 黎 之后,不忘旧者,使復典之,以至於 夏 商 。”

(2).亦作“ 重蔾 ”。指 颛顼 高阳氏 之后,为 帝喾 高辛氏 火正。《史记·楚世家》:“ 高阳 生 称 , 称 生 卷章 , 卷章 生 重黎 。 重黎 为 帝嚳 高辛 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嚳 命曰祝融……﹝ 帝嚳 ﹞诛 重黎 ,而以其弟 吴回 为 重黎 后,復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贞 索隐:“今以 重黎 为一人,仍是 顓頊 之子孙者, 刘氏 云:‘ 少昊氏 之后曰 重 , 顓頊氏 之后曰 重黎 ,对彼 重 则单称 黎 ,若自言当家则称 重黎 。’”《隶释·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 高阳 、 重蔾 、 五举 、 子文 之统。”《晋书·宣帝纪》:“其( 司马氏 )先出自 帝高阳 之子 重黎 ,为夏官祝融。” 章炳麟 《答铁铮》:“中国 重黎 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参阅 清 严杰 《经义丛钞·重黎解》引 陶定山 说。

地位

(1)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职位以及由此显示出的重要程度

地位平等

父亲的地位

(2) ;也指国家、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国际地位

(3) 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把你自己放在我的地位上

无与

(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 汤 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 汤 无与也,不谢。” 颜师古 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康敏》:“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此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声寂寥,羣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太常

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骍毛

见“ 騂旄 ”。

辑瑞

《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后遂以“辑瑞”指会见属下的典礼。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既荷宠章,乃修覲礼,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復命于名藩。”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大狩纪》:“是以 尧 巡 丹水 , 舜 覲 南后 ,考其政教之跡,类帝怀神,辑瑞覲牧,礼问百年,归格艺祖,至为明备。”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当今 唐帝 禪位, 虞帝 摄居,四凶既除, 三苗 已格,卿云烂以呈祥,元首歌而拜手,兹当巡狩之后,正为辑瑞之时。”

班瑞

(1).颁还瑞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蔡沉 集传:“颁还其瑞,以与天下正始也。”《史记·五帝本纪》引此文,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 尧 将禪 舜 ,使羣牧歛之,使 舜 亲往班之。”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辑瑞班瑞,穆穆於 尧 门。”

(2).颁赐祥瑞。《南齐书·高帝纪上》:“凤书表肆类之运,龙图显班瑞之期。”

穆穆

(1).端庄恭敬。《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曾运乾 正读:“宾读为儐。四方诸侯来朝者, 舜 宾迎之也。四门穆穆,《史记》云:‘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尔雅·释训》:“穆穆,敬也。”《大戴礼记·五帝德》:“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2).仪容或言语和美。《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毛 传:“穆穆,美也。”《荀子·大略》:“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晋书·王澄传》:“ 澄 尝谓 衍 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 衍 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澄 由是显名。” 明 方孝孺 《蜀府敬慎斋》:“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语言,不惊左右。”

(3).宁静;静默。《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晋 陶潜 《时运》:“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唐 胡宿 《天街晓望》诗:“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

(4).盛集貌。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

惟翰

汉 王莽 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 惟藩 ”。

惟屏

汉 王莽 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 惟藩 ”。

膴膴

膏腴;肥沃。《诗·大雅·緜》:“ 周 原膴膴堇荼如飴。” 毛 传:“膴膴,美也。” 晋 张载 《七哀诗》:“恭文遥相望,原陵鬱膴膴。”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降生故基,与川原而膴膴;潜灵旧址,对郊阜而茫茫。”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不待十年,将见此膴膴中原,已非復吾曹之故国!”

周京

周 之京城。《诗·曹风·下泉》:“愾我寤嘆,念彼 周 京。” 朱熹 集传:“ 周 京,天子所居也。”

定礼

旧俗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彩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