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作者:王处一 朝代:元代

行香子原文

白莲池,金液沼。
龙戏明珠,紫雾常围绕。
虎撞群羊山下闹。
惊起白牛,九曲江边跳。
赤鸾飞,朱凤啸。
海底婴儿,抱定龟蛇笑。
长就黄芽通节要。
阴里生阳,几个人知道。

诗词问答

问:行香子的作者是谁?答:王处一
问:行香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行香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处一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处一名句大全

王处一行香子书法欣赏

王处一行香子书法作品欣赏
行香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白莲池

唐 宫中的池名。 唐 范传正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他日泛 白莲池 ,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

金液

(1).古代方士炼的一种丹液。谓服之可以成仙。《汉武内传》:“其次药有九丹金液,紫华红英,太清九转五雪之浆。”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减九丹矣。” 唐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彼异端者流,掇虚崇诞,谓轩皇受丹经传九品,及服食金液之术,岂不浅之乎闚圣閾哉。”

(2).喻美酒。 唐 白居易 《游宝称寺》诗:“酒嬾倾金液,茶新碾玉尘。”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围绕

(1).包围;环绕。《东观汉记·周嘉传》:“ 嘉 从太守 何敞 讨贼, 敞 为流矢所中,贼围绕数十重。”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四顾尽儿孙,纍纍争围绕。” 鲁迅 《<花边文学>序言》:“因为这类短评,在报上登出来的时候往往围绕一圈花边以示重要。”

(2).谓以某一问题或事情作中心。 毛 * 《解决“五多”问题》:“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

惊起

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白牛

(1).白色的牛。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 越王 勾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 太原县 北有 银牛山 , 汉 建武 二十一年,有人骑白牛蹊人田,田父訶詰之。” 唐 司空图 《涔阳渡》诗:“两岸芦花正萧颯,渚烟深处白牛归。”

(2).见“ 白牛车 ”。

曲江

(1).水名。指 江苏省 扬州市 南 长江 的一段。 汉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参阅《初学记》卷六、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

(2).水名。即 钱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经 浙山 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静中疑是 曲江 涛,此则云垂彼海立。”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钱塘江》。

(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参差。”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孙枝蔚 《东亭春暮忆旧游》诗:“纵到 曲江 谁并马,可怜 秦 女善弹筝。”详“ 曲江池 ”。

朱凤

即朱雀。 北周 庾信 《齐王进赤雀表》:“﹝ 文谷林 ﹞获一赤雀,光同朱凤,色类丹乌。” 唐 杜甫 《朱凤行》:“君不见 瀟湘 之山 衡山 高,山巔朱凤声嗷嗷。” 明 何景明 《七述》诗:“青鸟先途朱凤随,齐击文鼉吹云箎。”参见“ 朱雀 ”。

海底

(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龟蛇

(1).龟和蛇。古人常将此二物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 郑玄 注:“龟蛇象其扞难辟害也。” 贾公彦 疏:“龟有甲能扞难,蛇无甲,见人避之,是避害也。”按, 清 王引之 以为“龟蛇”当为“龟旐”之误。参见“ 龟旐 ”。《参同契》卷下:“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元武 龟蛇,蟠紏相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祥符 间避 圣祖 讳,始改 玄武 为 真武 ……后兴 醴泉观 ,得龟蛇,道士以为 真武 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后奉事益严。”参见“ 玄武 ”。

(2).神名。即 玄武 。

(3). 龟山 和 蛇山 的并称。在今 湖北省 武汉市 。 龟山 在 汉阳 , 蛇山 在 武昌 ,两山隔 江 对峙。古为扼守 江 汉 要塞。 武汉长江大桥 即建于两山间。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黄芽

(1).亦作“ 黄牙 ”。道教称从铅里炼出的精华。《参同契》卷上:“玄含黄芽,五金之主。” 俞琰 发挥:“玄含黄芽者,水中产铅也。铅为五金之主,在北方玄冥之内,得土而生黄芽。黄芽,即金华也。” 唐 白居易 《对酒》诗:“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牙。” 唐 吕岩 《七言》之四三:“九鼎黄芽栖瑞凤,一躯仙骨养灵芝。”《云笈七籤》卷六六:“﹝黄牙﹞是长生之至药,牙是万物之初也,故号牙,缘因白被火变色黄,故名黄牙。”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一心好道,修炼三田,种出黄芽至宝。”

(2).大白菜的一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大白菜》:“按《广羣芳谱》:白菜,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比,谓之黄芽,乃白菜别种。”

(3).戏称粪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口中白雪流将尽,穀道黄芽挣出来。”

通节

谓崇尚节操。 汉 徐干 《中论·夭寿》:“且夫贤人之道者,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或见危而授命,或望善而遐举……通节之士,实关斯事,其审之云耳。”

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进行派别斗争的人,闹宗派主义的人常把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摆在党的利益之上。——《个人和集体》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人与社会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定道德关系

(3) 自称。指本人

个人认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做中州想。——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