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潇湘原文

寒清健碧远相含,珠媚根源在极南。
流古递今空作岛,逗山冲壁自为潭。
迁来贾谊愁无限,谪过灵均恨不堪。
毕竟输他老渔叟,绿蓑青竹钓浓蓝。

诗词问答

问:潇湘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潇湘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潇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潇湘书法欣赏

齐己潇湘书法作品欣赏
潇湘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45-2

参考注释

清健

(1).清明强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朱公 清健康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七十九龄尚清健,老来第一老门生。”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老先生倒很清健,三公司, 大马路 ,都陪他去玩过啦?”

(2).清新刚劲。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至如 永叔 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尔。”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短髩数茎如雪,见人闔其目,闻根甚利,语清健,望而知为有道。” 陈垣 《史讳举例·因避讳断定时代例》引 罗振玉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跋 敦煌 本残道书云::“书法清健,有 钟 薛 风。”

(3).精神清爽振奋。《 * 词话》第二七回:“涟漪戏彩鸳,緑荷翻,清香泻下琼珠溅,香风扇,芳沼边,闲亭畔,坐来不觉人清健。”

根源

(1)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犯错误的根源

(2) 起源(于);发生(于)

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山冲

方言。山间的平地。《中国歌谣资料·江西民歌<漆工镇 * >》:“东山太阳似火红,革命炮声震山冲。” 靳以 《佛子岭的曙光》:“深山热闹起来了,在山冲里的山坡上,在 淠河 的两岸上,密密麻麻地结着茅屋。”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谪过

因罪过而被贬谪。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 楚 人拔 滎阳 ,不坚守 敖仓 ,乃引而东,令謫过卒分守 成皋 ,此乃天所以资 汉 。”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

灵均

(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词:“兴来吟咏, 灵均 谁谓今絶。”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渔叟

渔翁。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岂学 屈大夫 ,忧惭对渔叟。” 唐 方干 《题玉笥山强处士》诗:“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青竹

(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杨女 谢生 《联句》:“珠帘半牀月,青竹满林风。”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