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次韵二首原文

老懒尤于笔砚疏,难陪骑省赋闲居。
去周柱下谁为史,传邺侯家尚有书。
台馈不烦公粟肉,户租难办客车鱼。
侧旁万一邻堪买,便拟诛茅近太初。

诗词问答

问:次韵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次韵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次韵二首书法欣赏

刘克庄次韵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骑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闲居

避人独居

周柱下

指 老子 。因曾任 周 室之柱下史。故称。 明 徐渭 《似送巡滇者》诗之一:“清浄共推 周 柱下,纠弹交指 沐黔寧 。”参见“ 周柱史 ”。

邺侯

唐 李泌 贞元 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 邺县侯 ,家富藏书。后用为称美他人藏书众多之典。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若士大夫之家所藏,在前世如 张华 载书三十车, 杜兼 聚书万卷, 韦述 蓄书二万卷, 鄴侯 插架三万卷……皆号藏书之富。” 明 何景明 《蓉溪书屋》诗:“一经 韦相 业,万卷 鄴侯 家。”参见“ 鄴侯书 ”。

不烦

(1).无须烦劳。《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公慨然曰:‘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断不烦诸君曲笔。’后果殉难。”

(2).不急躁。《文选·宋玉<高唐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李善 注:“不烦,不躁也。”

(3).不烦冗。《淮南子·主术训》:“法省而不烦。” 高诱 注:“烦,多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然 秩 ( 刘秩 )书太略, 白 ( 宋白 )书太烦。不烦不略,最为适中者, 佑 ( 杜佑 )书也。”

公粟

谓国库的粮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宋 亦饥,请於 平公 ,出公粟以贷。”

客车

以运载旅客为主的汽车、火车

万一

(1) 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部分

万一之得。——《聊斋志异·促织》

(2)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定

万一下大雨,我也一定来

诛茅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鸿濛,兆朕未形。”《云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时, 老君 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

(2).指太古时期。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郑樵 《通志·总序》:“惟 梁武帝 为此慨然,乃命 吴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 齐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