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文定移镇兖海诗

作者:王曾 朝代:宋代

送李文定移镇兖海诗原文

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薦更。
并土儿童君再见,会稽章绂我偏荣。

诗词问答

问:送李文定移镇兖海诗的作者是谁?答:王曾
问:送李文定移镇兖海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曾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锦标

本是锦制的标旗;后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杯等

夺得

获取,得到

相继

一个跟着一个;连续不断;相承袭;递相传授

代表们相继发言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并土

谓百穀成熟之土。《淮南子·墬形训》:“正西 弇州 曰并土。” 高诱 注:“并,犹成也。八月建酉,百穀成熟,故曰并土。”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会稽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章绂

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亦借指官爵。 唐 杜甫 《客堂》诗:“居然綰章紱,受性本幽独。” 仇兆鳌 注:“章紱,谓所服緋鱼。”《旧唐书·张九龄传》:“清流高品,未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并 土儿童君再见, 会稽 章紱我偏荣。” 明 宋濂 《章氏三子制字说》:“其章紱之蝉联,勋业之煇煌,溢於史册而播於士大夫之口者,先后相属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