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庄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麦庄桥原文

新涨平堤好进舟,霁空风物报高秋。

闻钟背指万寿寺,摇橹溯洄西海流。

送爽一天云似缕,娱情两岸稼如油。

石桥郭外经过屡,试问常年得似不。

诗词问答

问:麦庄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麦庄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麦庄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

参考注释

进舟

行船前进。《太平广记》卷一六二引 唐 高彦休 《高阙史·李彦佐》:“时冬十二月,至 济南 ,郡使击冰进舟。” 宋 叶适 《送陈漫翁》诗:“进舟 石门滩 ,小泊看佳处。”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自招於前,一人柁於后。”

风物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背指

(1).向后指画。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石出倒听枫叶下,櫓摇背指菊花开。”

(2).在背后指点。 宋 惠洪 《南昌重会汪彦章》诗:“去年兴发看京华,笑傲清狂人背指。”

万寿

(1).长寿。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晋 潘岳 《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宜哉万寿,吉庆靡他。”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二四:“上父母寿,可称‘万寿’。”参见“ 万寿无疆 ”。

(2).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万寿,黎明诣 万寿宫 行庆贺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第三天接着又是 中国 皇帝的万寿。”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宏惟我 天囯 振兴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开科,以 天王 万寿时举行,旋移於幼主万寿时,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开天试。”

西海

(1).传说中西方之神海。《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临于西海之上。”

(2).指西方。对中原而言。《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汉 刘向 《新序·善谋》:“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

(3).西方日落处。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一:“ 黄河 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参见“ 西冥 ”。

(4).郡名。 西汉 末于今 青海 附近置 西海郡 。后因以为 青海 的别名。《汉书·张骞传》:“赖天之灵,从泝河山,涉流沙,通 西海 ,山雪不积,士大夫径度,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於闕。”《明史·西域传三·西番诸卫》:“ 西寧 即古 湟中 ,其西四百里有 青海 ,又曰 西海 ,水草丰美。”

(5). 新疆 博斯腾湖 的别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敦薨 之水,自 西海 逕 尉犂国 。”

(6).指西洋。 清 冯桂芬 《采西学议》:“ 顾氏 炎武 不知西海。夫西洋,即西海。”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娱情

(1).使心情愉悦。 汉 张衡 《归田赋》:“交颈頡頏,关关嚶嚶;於焉逍遥,聊以娱情。”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驰骋足用荡思,游猎可以娱情。”《玉娇梨》第八回:“请 张郎 来赏红梨花,就要他製一套时曲,叫人唱唱,一来可以观其才,二来可以消遣娱情。”

(2).抒 * 怀。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虽病不饮酒,而间为小诗,以娱情写物,亦拙者之适也。”

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石桥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经过

(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常年

一般的年份

这儿小麦常年亩产五百斤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