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弥大郎中以窗前菊花晨且鲜明午间萎蕤感而

作者:张嵲 朝代:宋代

原文

人生朝气锐,兹花亦复然。
鲜荣若自矜,低垂如乞怜。
平生浙郦路,满谷为谁妍。
山深风日美,扬芳被涯边。
食饮赖香洁,轻安遗节宣。
昔乃寿胡广,由来岂其天。
至理竟谁问,三叹秋风前。

诗词问答

问:《董弥大郎中以窗前菊花晨且鲜明午间萎蕤感而》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朝气

早晨清新的空气,比喻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有朝气

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鲜荣

(1).指鲜花。《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李善 注:“鲜荣,华也。”

(2).犹艳丽。 清 郎廷槐 等《师友诗传录》:“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呴鲜荣以为词。”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以为傅饰以鲜荣之辞语,即可伦儕于 汉 氏。”

自矜

自夸;自尊自大

以专长自矜

低垂

低低地垂下来

杨柳低垂

乞怜

求人怜悯、帮助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扬芳

(1).传播芳香。 晋 潘岳 《秋兴赋》:“泉涌湍於石间兮,菊扬芳於崖澨。” 唐 温庭筠 《嘲春风》诗:“扬芳歷九门,澹荡入兰蓀。”

(2).比喻传播美名。《晋书·文苑传·曹毗》:“故 子州 浮沧澜而龙蟠, 吴季 忽万乘以解印, 虞公 潜崇巖以颐神, 梁生 适 南越 以保慎,固能全真养和,夷跡洞庭,陵冬扬芳,披雪独振也。”

食饮

(1).吃喝。《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宗威愍政事》:“公谓参佐曰:‘此易事耳,都人率以食饮为先,当治其所先,则所缓者不忧不平也。’”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夫天下曷尝有不思食饮之人哉!其所以不思食饮者有故矣:病在杂食也。”

(2).指酒和肴馔。《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

举行宴会。《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饰食饮弔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 尹知章 注:“饮食,谓享燕。”《后汉书·东夷传·夫馀》:“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

香洁

(1).芬芳洁净。 汉 王充 《论衡·谴告》:“ 屈原 疾 楚 之臭洿,故称香洁之辞。”《南史·梁纪中·武帝下》:“陵傍有枯泉,至是而流水香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敬真》:“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罗,製若道人之衣,珍华香洁,不可名状。”

(2).指芳香洁净的粢盛。 唐 韩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吹击管鼓,侑香洁也。拜庭跪坐,如法式也。”

轻安

(1).轻健安康,健康。 五代 齐己 《赠刘五经》诗:“羣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朱文公 有足疾,尝有道人为施鍼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 清 姚鼐 《寄灵谷僧》诗:“无缘居士室,暂接问轻安。”

(2).谓流畅而平和。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熙甫 子 子慕 ,变矫厉为轻安,不失为儒者之言,度越其父远甚。”

节宣

(1).指或裁制或布散以调适之,使气不散漫,不壅闭。《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於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杜预 注:“宣,散也。”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启二》:“伏惟顺序节宣,慰人所望。” 明 徐渭 《奉答少保公书》:“隆冬远道,全赖节宣,决策酬纷,翻宜暇豫。”

(2).节制宣泄。《隋书·高祖纪下》:“五岳四镇,节宣云雨, 江 、 河 、 淮 、海,浸润区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建闸》:“余以为 三江 既濬,建闸为急,何也?盖水利之盈虚,全在乎节宣。”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岂其

(1).犹何必。《诗·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魴。岂其取妻,必 齐 之 姜 。” 郑玄 笺:“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谷口 郑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清 李调元 《勦说·岂其卿》:“岂其卿者,犹云何必卿也。”

(2).犹难道。《左传·昭公三年》:“ 肸 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杜预 注:“言必不得祀。”《楚辞·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秋风

秋天的风

诗文赏析


【原题】:
董弥大郎中以窗前菊花晨且鲜明午间萎蕤感而成诗兴寄古雅次元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