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迓鼓

作者:汪廷讷 朝代:明代

大迓鼓原文

驱车入帝京。未逢枢密。

却遇词盟。旦:词盟是谁生:是眉山苏子瞻。他现直史馆。

与吾桑梓交曾订。喜天涯握手故人情我正要束装归来。

远接鱼书。兼程倍行旦。

诗词问答

问:大迓鼓的作者是谁?答:汪廷讷
问:大迓鼓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汪廷讷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讷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狮吼记 第七出

参考注释

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帝京

帝都;京都。《汉武故事》:“上幸 河东 ,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謫居卧病 潯阳 城。” 明 边贡 《重赠吴国宾》诗:“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

枢密

(1). * 。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中枢官署的统称。《北史·刘洁传》:“ 洁 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唐 张说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 晋阳 ,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专称枢密院。 宋 苏轼 《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枢密使的简称。《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 肖胄 为枢密,壻 郑亿年 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参见“ 枢密使 ”。

词盟

(1).文坛盟友。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祖席》:“[尾声:]词盟此日遥分袂。[生旦小旦老旦末:]莲社终无载酒期。” 明 陈所闻 《桂枝香·九日雨花台》曲:“清尊新酿,黄花初放。江峯乱落筵前,罗綺晴骄臺上。逐词盟浪游,逐词盟浪游,听《白苧》人人高唱。”

(2).犹文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 红桥 冶春,香艷如昨。”

谁生

什么。生,后缀。 宋 杨万里 《视旱遇雨》诗:“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苏子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直史

正直的史官;史官的直笔。《宋书·王昙首传》:“上( 宋太祖 )欲封 曇首 等,会讌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復今日。’时封詔已成,出以示 曇首 , 曇首 曰:‘……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 南朝 梁 任昉 《答刘孝绰》诗:“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要束

(1).禁约;约定的共同遵守的内容或条款。《汉书·高帝纪上》:“且吾所以军 霸上 ,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 颜师古 注:“要亦约。”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令 植 ( 李植 )转相语,得四百十六人,定其要束,与庄寨同。”

(2).制约;管束。《明史·梁震传》:“继 瑾 ( 李瑾 )者 鲁纲 ,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鱼书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兼程

指夜以继日,加倍赶路

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钱起《送原公南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