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气候原文

气候自南北,其言将无然。

予年十一二,仲秋必木兰。

其时鹿已呦,皮衣冒雪寒。

及卅一二际,依例往塞山。

鹿期已觉早,高峰雪偶观。

今五十三四,山庄驻跸便。

哨鹿待季秋,否则弗鸣焉。

都大廿年中,暖必以渐迁。

语罢自复疑,得半非得全。

此固宇宙来,所有山与川。

太古至今日,不知几魄渊。

审如向所云,暖过北溟壖。

邵子天津桥,怪语非正诠。

或者人烟辏,以致默转旋。

协时将育物,不息惟惕乾。

诗词问答

问:气候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气候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二

参考注释

气候

(1) 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亦泛指时令

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宋· 陆游《园中书触目》

(2)

(3) 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

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一个团体或一个时期流行的倾向或环境条件

政治气候

(5) 比喻结果或成就

成不了气候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无然

(1).无是,不正确。《诗·唐风·采苓》:“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2).不要这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 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

(3).不是这样。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仲秋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木兰

(1)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

(2) 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其时

(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皮衣

用毛皮或皮革制成的衣服

高峰

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驻跸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

一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周书·宣帝纪》

哨鹿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清续文献通考·王礼十二》:“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国语曰‘木兰’。今以为围场之通称。”按,国语,指满语。

季秋

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纵横天际为閒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时节是季秋,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而又连日快晴。”

否则

如果不是这样,就…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都大

(1).官名。 宋 置。主管铸钱贸易之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本朝制置使,始於 杨允恭 。 太宗 命 允恭 为 洛苑 副使, 江淮 、 两浙 都大发运,擘画茶盐捕贼事。”《正字通·大部》:“都大,官名。 宋 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刑序官。”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2).原来;本自。 唐 元稹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 唐 杜牧 《云》诗:“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宋 邵雍 《有客吟》:“枉尺直寻何必较,此心都大不求全。”参阅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都大”条。

非得

表示必须——一般跟“不”呼应

我非得走吗?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所有

(1) 占有,有支配权

这些都归你所有

(2) 占有的东西

尽其所有

(3) 全部,一点也不剩下

贡献我所有的力量

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阿Q正传》

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魄渊

指月亮。魄,通“ 霸 ”。 唐 柳宗元 《天对》:“规燬魄渊,太虚是属。”

北溟

见“ 北冥 ”。

天津桥

古浮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西南。 隋炀帝 大业 元年迁都,以 洛水 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 天津 。 隋 末为 李密 烧毁, 唐 宋 屡次改建加固, 金 以后废圮。 唐 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 金谷园 中月,莫叹 天津桥 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或者

(1)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

(2)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人烟

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以致

使得因此,结果,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

转旋

(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协时

犹按时。《逸周书·谥法》:“协时肇享曰孝。”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