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江苏巡抚长麟奏麦收八分有馀诗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八分赢者报淮徐,三府州仍一胜诸。

其二苏松及海郡,当春雨水致秋虚。

统论犹不失中稔,详阅亦称堪慰予。

普宇屡丰心以硕,自惭奢望实难除。

诗词问答

问:《署江苏巡抚长麟奏麦收八分有馀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六

2. 本年江苏地方春雨优沾二麦畅茂兹据该抚长磷奏报约收分数所有淮安徐州二府属实八分有馀

参考注释

八分

汉字的一种字体,跟“隶书”相近。这种字体,一般认为左右分背,势有波磔,故称“八分”

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鲁迅回忆录》一集《一面》

三府

(1). 汉 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后汉书·承宫传》:“三府更辟,皆不应。” 李贤 注:“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九》:“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通判是个三府,所以他一个六品官,和四品的知府是平行的,拜会时只拿个晚生帖子。”

二苏

(1).指 后汉 苏章 与 苏不韦 。《后汉书·郭杜苏羊等传赞》:“二 苏 劲烈, 羊 贾 廉能。”

(2).指 北周 苏亮 与 苏绰 。《北史·苏亮传》:“ 亮 少与从弟 绰 俱知名,然 绰 文章稍不逮 亮 ,至於经画进趣, 亮 又减之。故世称二 苏 焉。”

(3).指 宋 苏轼 与 苏辙 。《宋史·常安民传》:“ 董敦逸 再为御史,欲劾 苏軾 兄弟, 安民 谓二 苏 负天下文章重望,恐不当尔。”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诗:“二 苏 上连璧,三 孔 立分鼎。”

(4).指 宋 苏轼 与 苏舜钦 。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二苏草隶》:“二 苏 皆工草隶,而 舜钦 先得名。”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统论

总论。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后记》:“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篇首会萃诸録统论,尤详密可喜也。”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而 南洋 各岛 华 民繁庶,若不统论全局,则一事之利弊无以明。”

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中稔

中等年成。 清 冯桂芬 《江阴损赈录序》:“余自 金坛 移宰 江阴 ,閲两年。癸巳,岁中稔。既毕登,淫雨猝至。”

详阅

审查批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内帘阅卷》:“同考閲卷,佳者止用句圈句点,不许密圈密点。御史验明,送主考详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入境》:“该房开具上任仪注,呈送详閲,照以举行。”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奢望

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

改善全教育界呢,我也没有这样的奢望。——叶圣陶《倪焕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