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鹧鸪天原文

两两台符映昴躔,南薰披拂寿炉烟。宝图继统千龄会,金铉调元一相贤。兰玉满,庆蝉联。天教世有鲁山川。霞觞更对瑶池,共看蟠桃着子年。

诗词问答

问:鹧鸪天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鹧鸪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两台

(1).指 唐 武则天 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 清 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禅讽》:“﹝寺僧 大汕 ﹞常攒眉而言两臺延召之频,三司应酬之密,六时并无暇逸。”

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披拂

摆动,摇摆,飘动;吹动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长发披拂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宝图

(1).《初学记》卷三十引《春秋合诚图》:“ 黄帝 坐 玄扈 洛水 上,与大司马 容光 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 宋均 注:“ 玄扈 ,石室名。”又曰:“ 尧 坐舟中,与太尉 舜 临观,凤皇负图授 尧 。图以赤为柙,长三尺,广八寸,黄玉捡,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五字。”后以“宝图”称象征天命的图箓。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春雨》诗:“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 唐 褚亮 《雩祀乐章·雍和》诗:“紺筵分彩,宝图吐绚。”

(2).指《河图》。《宋史·乐志十三》:“丹凤仪金奏,黄龙负宝图。”参见“ 河图 ”。

(3).皇位;帝业。《周书·武帝纪上》:“朕祗承宝图,宜遵故实。”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僚请听政表》之二:“陛下以聪明睿圣,嗣守宝图。” 宋 王禹偁 《贺册皇太后表》:“﹝皇太后﹞克昌圣嗣,纘服宝图。爰旌十乱之功,乃正万邦之母。”

(4). 唐 武则天 时伪造的瑞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则天垂拱 四年,得瑞石于 洛水 ,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其石为‘宝图’。于是群臣上尊号,请称‘圣母神皇’。”

继统

继承帝统。《汉书·昭帝纪赞》:“昔 周成 以孺子继统,而有 管 蔡 四国流言之变。” 唐 张九龄 《请行郊礼疏》:“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之义。” 宋 曾巩 《韩琦制》:“未有兵藏於库,士散於家,而传序继统,中外晏然,如今日之盛也。”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 金 初未有文字,及 太宗 继统,伐 宋 取 汴京 图籍, 宋 士多归之。”

千龄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金铉

(1).举鼎具。贯穿鼎上两耳的横杆。金属制,用以提鼎。《易·鼎》:“鼎黄耳,金鉉,利贞。” 朱熹 本义:“金,坚刚之物;鉉,贯耳以举鼎者。”

(2).比喻三公之类重臣。 南朝 梁 任昉 《丞相长沙宣武王碑》:“玉映 蓝田 ,金鉉之望已集。” 唐 刘禹锡 《为淮南杜相公佑修让同平章事表》:“至於银青贵服,金鉉重名。”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一:“远护玉关犹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

调元

(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 柳贯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

(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引 明孝宗 《静中吟一绝》:“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 王一贴 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兰玉

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陈造《贺二石登科》

蝉联

连续不断获得

蝉联国际象棋冠军称号

天教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霞觞

犹霞杯。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诗之二:“霞觴共饮身虽在,风驭难陪跡未闲。”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觴灩灩金。”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喜孜孜归来帐房,笑吟吟自捧霞觴。”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