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沈德潜予告南还进呈纪恩四律依韵赐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林下优游乐薜萝,依依老景任婆娑。

善教故里成通德,讵止幽人咏硕薖。

尽有烟霞为供养,正赊岁月入讴歌。

许卿望九还康健,祝寿重来拜玉坡。

诗词问答

问:《侍郎沈德潜予告南还进呈纪恩四律依韵赐之·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

参考注释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游乐

游戏娱乐

游乐园

薜萝

(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

(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老景

老年时的景况

老景堪怜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故里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通德

共同遵循的道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隋书·高熲苏威传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同恶异,有乖直道,不存易简,未为通德。”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供养

(1) 给…提供生计,赡养

我一定供养你

(2) 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需要

供养老人

(3) 饲养,养活

就是它们,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海洋与生命》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荔枝蜜》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讴歌

1.亦作"讴歌"。 2.歌唱。 3.歌颂。 4.颂歌。

九还

(1).犹九转。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二四:“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七返九还,以成大罗神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而今九还之期已过,丹已成了,正好开看。”

(2).指九还丹。 叶玉森 《渤海舟中端午》诗:“榴花艾叶都妖艷,手折珊瑚炼九还。”详“ 九转 ”。

康健

健康

祝寿

向老年人祝贺生日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