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作者:释智朋 朝代:宋代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原文

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
元正启祚,万汇发生。
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两段不同,收归上科。

诗词问答

问:偈倾一百六十九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朋
问: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朋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朋名句大全

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书法欣赏

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元正

(1).正月元日。元旦。语出《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 文祖 。” 孔 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艺文类聚》卷七十引 汉 崔瑗 《三子钗铭》:“元正上日,百福孔灵。”《晋书·王导传》:“自后元正, 导 入,帝犹为之兴焉。”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题》诗:“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2).善良正直。《南齐书·柳世隆传》:“及总任方州,民颂宽德,翼教崇闥,朝称元正。”

启祚

(1).犹发祥。旧时谀称帝后诞育。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河岳降灵,启祚 华阳 。”《晋书·乐志上》:“天命降监,启祚明哲。”

(2).犹发祥。开创帝业。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寧钻燧以启祚,岂巢居而建号。”

万汇

万物

发生

(1)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达磨

见“ 达摩 ”。

直指

(1).笔直指向;直趋。《周礼·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 贾公彦 疏:“入轂入牙,并须直指,不邪曲也。”《后汉书·朱儁传》:“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 咸阳 。”《隋书·赵煚传》:“请从 河北 ,直指 太原 ,倾其巢穴,可一擧以定。”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布帆一片,直指 河间 。” 毛 * 《如梦令·元旦》词:“今日向何方,直指 武夷山 下。”

(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荀子·不苟》:“正义直指,擧人之过,非毁疵也。”《韩非子·说难》:“直指是非,以饰其身。” 王先慎 集解:“直指,言无所迴避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屈原不会是弄臣》:“他眉清目秀,无疑还齿白唇红。但有这样生理上的优点,我们不好便直指他为天生的弄臣。”

(3). 汉 武帝 时朝廷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因出巡时穿着绣衣,故又称“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民力屈,财货竭,因之以凶年,羣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衣,持斧鉞,斩断于郡国,然后胜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直指平米价,民大譁,拥门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章炳麟 《訄书·商鞅》:“繇 弘 、 汤 、 仲舒 之法,终于盗贼满山,直指四出,上下相蒙,以空文为治,何其与 鞅 反也。”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见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一花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以“五”进。《通俗编·数目》引 明 李翊 《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五叶

(1).指人参。 唐 温庭筠 《寄周繇求人参》诗:“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唐 陆龟蒙 《谢友人惠人参》诗:“五叶初成椵树阴, 紫团峰 外即 鸡林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2).五个花瓣。 宋 马永卿 《懒真子·箬下酒五酘酒》:“‘桃花上面红’,谓五羖酒取桃花五叶也。”

(3).五代,五世。 唐 梁肃 《述初赋》:“播五叶而逮予,垂慎身之芳烈。”《旧唐书·礼仪志三》:“朕接统千岁,承光五叶。”

结果

(1) 达到最后的状态

这次调查的结果是揭露了使人反感的贪污案

(2) 人的归宿、结局

(3) 杀死

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上科

犹甲第,甲榜。 唐 柳宗元 《送严公贶下第归兴元觐省诗序》:“子之伯仲,皆脱略贵美,服勤儒素。退託於布衣韦带之任,如少皆然。故继登上科,以及於子。” 宋 司马光 《张共字大成序》:“ 陕郡 张君 名 共 ,才甚美,行甚修,举进士,登上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