潆文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潆文榭原文

石山艰致水,致水此成池。

背峙峰罨画,面拖波漾漪。

中和气浑抱,飞跃趣均宜。

文旨于何会,片花恰落枝。

诗词问答

问:潆文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潆文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潆文榭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

参考注释

石山

(1).岩石积成的山。《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毛 传:“石山戴土曰砠。” 宋 郭熙 《林泉高致·画诀》:“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 ,多藏金玉。”

(3).状如山石的花纹。《后汉书·王符传》:“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鏤,穷极丽靡,转相夸咤。” 李贤 注:“山石谓隐起为山石之文也。”

罨画

色彩鲜明的绘画。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宋 叶适 《送惠县丞归阳义》诗:“二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金 毛麾 《游河西孙氏园》诗:“亭榭依山水乱鸣,已如罨画障中行。”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峯无恙又晴暉。”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飞跃

(1) 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比喻突飞猛进

时代飞跃

(2) 飞腾跳跃

一只鹿在开阔的田野上飞跃前进

文旨

(1).文章的意旨。《宋书·王僧达传》:“顷之,上表解职……文旨抑扬,詔付门下。” 章炳麟 《辨诗》:“故自《虞箴》既显, 扬雄 、 崔駰 、 胡广 为《官箴》,气体文旨,皆弗能与《虞箴》异。”

(2).法令条文的旨意。《宋书·孔灵符传》:“罚有从轻,盖疑失善,求之文旨,非此之谓。”

于何

(1).为何;如何。《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赠崔士瑾》诗:“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髮在我后?”

(2).什么。于,助词。 汉 张衡 《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晋 左思 《蜀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何氏 之从学,兰蕙已满畹。於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