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行甫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赠刘行甫原文

刘郎雍容古君子,平时人指原夫耳。
忽然闯我风雅坛,疾雷破柱蚁龙起。
豫章可栋今七年,魏舒惊人才一矢。
后来独步君仲宣,抚斲轮具吾衰矣。

诗词问答

问:赠刘行甫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赠刘行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刘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雍容

(1) 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雍容有礼

雍容华贵

(2) 舒缓;从容不迫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雍容大方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风雅

(1) 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

举止风雅

(2) 《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疾雷

(1).急遽发出的雷声。《庄子·齐物论》:“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旧唐书·高祖纪论》:“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红楼梦》第九六回:“ 黛玉 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

(2).比喻汹涌的波涛声。《文选·枚乘<七发>》:“﹝涛﹞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李善 注:“言声似疾雷,而闻百里。”

破柱

见“ 破柱求姦 ”。

豫章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楩楠豫章。——《墨子·公输》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争夺高科技人才

(2) 指美丽的容貌

颇有几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斲轮

亦作“斵轮”。1.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 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 ,诗如 饭颗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之三:“ 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3).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 斲轮手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