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

作者:郭应祥 朝代:宋代

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原文

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
昨非今是有无间。
惟惭新赤绂,不称旧苍颜。
休羡长年并极富,休贪宝带腰环。
人生难得是清闲。
急须抛县印,归去隐家山。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的作者是谁?答:郭应祥
问: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郭应祥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应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开年

(1).一年的开始。 南朝 梁 沉约 《与徐勉书》:“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 北周 庾信 《行雨山铭》:“开年寒尽,正月游春。”

(2).明年。 唐 李商隐 《宋玉》诗:“落日 渚宫 供观阁,开年 云梦 送烟花。” 冯浩 笺注:“开年,明年也。”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四折:“小人开年八十多年纪,听我一一从头説至尾。”《中国歌谣资料·诉苦歌(一)·年年苦》:“今年望望开年好,开年穿格破棉袄。”

依前

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恁地

亦作“ 恁的 ”。亦作“ 恁底 ”。1.如此,这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前世谓‘阿堵’,犹今谚云‘兀底’;‘寧馨’,犹‘恁地’也,皆不指一物一事之词。” 宋 柳永 《昼夜乐》词:“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初留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料想当日别离不恁的苦。”《水浒传》第一回:“既然恁地,依着你説,明日絶早上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等还音义》:“所谓兀底、恁底、宁底、凭底、恶得、恶垜、阿堕、阿堵,皆言‘此等’也。”

(2).怎样,怎么。《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认得像是 秀秀 的声音,赶将来又不知恁地,心下好生疑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鹤赋》:“今日公暇,曾约 黄山谷 与 印禪师 再游 赤壁 ,恁的尚未到也?”

(3).什么。《快心编初集》第二回:“一日,锄到墙边,一声响,把锄子跳将起来,暗自道,作怪,打着了恁的东西?”

痴顽

亦作“痴顽”。1.谓藏拙,不合流俗。 唐 王建 《昭应官舍》诗:“痴顽终日羡人閒,却喜因官得近山。”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二:“古言忍字似而非,独有痴顽二字奇。”

(2).愚蠢顽劣;愚蠢无知。有时亦用作谦词。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大姐,孩儿痴顽,待打时你駡几句,待駡时你处分咱。”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蝇最痴顽,无毒牙利嘴,而其搅人尤甚。”《红楼梦》第一回:“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諦听。”

昨非

昔日之非。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宋 陆游 《书感》诗:“会凭香火消前业,已筑茆茨讼昨非。”自注:“余村居筑小轩,以‘昨非’名之。”

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赤绂

(1).即赤芾。《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紱。” 高亨 注:“赤紱,赤色之蔽膝,大夫所服,此赤紱象徵服赤紱之大夫。”《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愚顽之质,加以固病,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被诗人‘三百赤紱’之刺。” 李贤 注:“赤紱,大夫之服也。”参见“ 赤芾 ”。

(2).即赤绶。《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使 魏公 位在诸王侯上,改授金璽、赤紱、远游冠。” 唐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诗》之二:“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紱金章尽到身。”参见“ 赤綬 ”。

不称

(1).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 晋 陆机 《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 ,不称 瀟湘 月。”

(2).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称,四方黎民将何仰哉!”《金史·章宗纪四》:“近制以镇静而知大体为称职,苛细而闇於大体为不称。”

(1).不显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歷选列辟,以迄於 秦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

(2).不称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今足下不称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梦 以为高……窃为足下不取也。”

(3).不名;不叫做。《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苍颜

(1).苍老的容颜。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苍颜白髮,頽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清 孙枝蔚 《病》诗:“已识苍颜瘦,何劳明镜窥。”

(2).苍翠之色。 宋 曾巩 《冬望》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迴。” 清 孙枝蔚 《水叹》诗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识苍颜。”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宝带

用珍宝装饰的佩带。《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带,垂布空中,庄严殊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犀带等启》:“ 魏君 宝带,特赐 刘楨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宋 苏轼 《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 元 迺贤 《送按摊不华万户湖广赴镇》诗:“腰间宝带悬金虎,马上春衫綉玉虬。”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难得

(1) 很难做到(含珍重意)

难得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

(2) 少有;不经常;不易得到

这是难得的大雪

清闲

摆脱工作或摆脱精神集中的状态或事实

急须

(1).煮茶、暖酒器名。 宋 黄裳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 庐 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 明 都卬 《三馀赘笔·急须仆憎》:“ 吴 人呼暖酒为急须……急须者,以其应急而用。”

(2).一说古为便溺器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饮器》:“近时人又以贮酒之器谓之急须,亦止为一饮字讹之。殊不知古人以溺器为急须,乃应急而须待之者,反又不知其义,可笑。”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