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步西园

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霜后步西园原文

浓霜失暄妍,短日淡无色。
回风振中园,摇落声策策。
草根饥鸟啄,飞舞时啧啧。
野荒无遗粒,卒岁将何食。
鲜鲜西墙下,幽草弄寒碧。
四时不吾欺,聊假汝顷刻。

诗词问答

问:霜后步西园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霜后步西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暄妍

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南朝 宋 鲍照 《春羁》诗:“暄妍正在兹,摧抑多嗟思。” 元 许有孚 《摸鱼子》词:“黄鸝对语,正春色暄妍,物华明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林峦深处,风日暄妍。”

短日

(1).冬季昼短夜长,故称冬令白天为“短日”。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阴风搅短日,冷雨澁不晴。”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短日安能驻?低云只有阴。”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诗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2).谓来日不多。指年迈。 宋 范成大 《廛居久不见山》诗:“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六七;身今况迟暮,长算屈短日。”

无色

即黯然失色

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回风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

中园

(1).园中。 晋 张华 《三月三日后园会》诗:“顺时省物,言观中园。”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2).犹故园。 唐 韩愈 《送进士刘思服东归》诗:“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 宋 曾巩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诗:“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中园何时到,薇蕨亦已柔。” 明 高叔嗣 《答谷司仆见问》:“幸自返中园,非关逃微禄。”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策策

(1).象声词。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宋 张孝祥 《满江红·思归寄柳州》词:“策策西风双鬢底,暉暉斜日朱栏曲。” 元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2).悲戚貌。 宋 叶适 《送高仲发》诗:“ 细君 吁久寂,季弟犹长贫,弃我涉远道,策策伤心神。”

(3).犹筹策。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天下有奇士》:“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

草根

    草根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 ①群众的,基层的; ②乡村地区的; ③基础的;根本的。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草根”(cǎo gēn)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

飞舞

在空中飞着舞动

海燕在黑色的海面上高傲地飞翔

啧啧

(1) 舌声

啧啧称羡

(2) 形容咂嘴或说话声

人言啧啧

(3) 形容虫、鸟叫声

野荒

谓田亩荒芜。《汉书·武帝纪》:“详问隐处亡位,及寃失职,姦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 颜师古 注:“野荒,言田亩不闢也。”《三国志·魏志·杜袭传》:“野荒民困,仓庾空虚。”

遗粒

遗落的谷粒。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宋 张耒 《霜后步西园》诗:“野荒无遗粒,卒岁将何食?” 清 王士禛 《春不雨》诗:“今来穀贱復伤农,不见飢鸟啄遗粒。”

卒岁

(1) 度过一年

聊以卒岁

(2) 全年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鲜鲜

亦作“鱻鱻”。好貌;鲜丽貌。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钱仲联 集释引《方言》:“鲜,好也。”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盈盈嫩緑,有如剪就薄薄轻罗;裊裊轻红,不若裁成鲜鲜丽绵。”《再生缘》第三一回:“冶鲜鲜,玉裹金围富贵妆。”

西墙

亦作“ 西墙 ”。1.西面的墙。《仪礼·士丧礼》:“为垼于西墻下,东嚮。” 郑玄 注:“垼,块灶;西墻,中庭之西。”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文公 见 咎季 ,其庙傅于西墻。” 前蜀 韦庄 《夏夜》诗:“正吟秋兴赋,桐影下西墙。”

(2).指西面。《淮南子·氾论训》:“故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覩北方,唯无所嚮者则无所不通。”

见“ 西墻 ”。

幽草

幽深地方的草丛。《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鸝深树鸣。”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要以极夫雅变,归譣民风;振大 汉 之天声,拾寒琼於幽草。”

寒碧

(1).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 唐 陆龟蒙 《吴俞儿舞歌·剑俞》:“技月喉,擢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 宋 陆游 《东湖新竹》诗:“插竹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 大成殿 前多古柏,树树参天堕寒碧。”

(3).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 宋 姜夔 《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 西湖 寒碧。” 明 文徵明 《斋前小山秽翳久关家兄召工治之》诗之二:“微风一以摇,波光乱寒碧。”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顷刻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顷刻两毙。——《聊斋志异·狼三则》

一阵风过,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