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荷

作者:张仲深 朝代:元代

盆荷原文

南庭荫嘉树,日夕生清风。

幽旷惬怀素,茧足三支筇。

戒僮斸玉华,陶埴空莎丛。

分此太华根,擢莳兹盆中。

奇葩既妩媚,修茎亦玲珑。

虽隔土壤脉,实假造化功。

太虚落景圆,凉月光溶溶。

深夜蔼芳气,晨露凄以浓。

鉴湖千顷秋,兹意亦自同。

眷言向君子,百世濂溪翁。

诗词问答

问:盆荷的作者是谁?答:张仲深
问:盆荷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参考注释

南庭

(1).指 南匈奴 的朝廷。亦泛指 南匈奴 及其故地。《后汉书·郑众传》:“如是,南庭动摇, 乌桓 有离心矣。”《后汉书·南匈奴传》:“遣行中郎将持节护送单于归南庭。”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新唐书·突厥传下》:“由 焉耆 西北七日行得南庭,北八日行得北庭。”

(2).南面之祭庭。 汉 班固 《南巡颂》:“既禘祖於西都,又将祫於南庭。”

(3).南面的庭院。 南朝 梁简文帝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杂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

(4).谓南方。 唐 杜甫 《舟中》诗:“飘泊南庭老,祗应学水仙。” 仇兆鳌 注引 赵傁 曰:“南庭谓南方之庭,犹北地谓之北庭,公泊舟於此,故自称南庭老。”

嘉树

(1).佳树;美树。《左传·昭公二年》:“既享,宴于 季 氏,有嘉树焉, 宣子 誉之。”《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华堂对嘉树,帘廡含晓清。”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十:“赤日流金,嘉树之阴。”

(2).菜名。《吕氏春秋·本味》:“ 餘瞀 之南, 南极 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幽旷

幽深旷远。 唐 杜甫 《咏怀》之二:“皦皦幽旷心,拳拳异平素。”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郭功甫》:“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由巖右歷栈而躡前巖,有 玉虚亭 ,咫尺有幽旷之异。”

惬怀

感到满足;称心

三支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亮 受业于 支谶 。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陈师道 《别宝讲主》诗:“暂息三 支 论,重参二祖禪。”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 三国 时代 支纤 、 支亮 、 支谦 ,皆自 印度 来传教,时号‘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玉华

(1).最精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王逸 注:“言己修善弥固,手乃杖执美玉之华,带明月之珠。” 隋 卢思道 《劳生论》:“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跡。”

(2).指最美的玉佩。《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嘉之,赐以左佩玉华。” 郭璞 注:“玉华之佩,佩之精也。”

(3).指纯洁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唐 张贲 《和鲁望白菊》:“雪彩冰姿号玉华,寄身多是地仙家。” 宋 方岳 《梦寻梅》诗:“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4).指道家谓服之可以长生的玉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鹿皮公 吞玉华而流虫出尸。” 清 周亮工 《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咫楼作》:“吞玉华兮舞翠翘,服霜散兮上云霄。”

(5).仙女名。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紫阳仙子 名 玉华 ,珠盘承露饵丹砂。”《云笈七籤》卷四六:“玉童侍卫, 玉华 扶生。”

(6).比喻才德。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六宫眷属,诸王昆弟,皆智慧庄严,玉华松茂。”

(7).比喻秀出的子弟。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 伯鸞 德耀 贤夫妇,见説宜家。见説宜家,庭砌森森长玉华。” 清 金农 《人日寄小侄》诗:“千里归情觉晏眠,何时接手玉华前。”

(8).道教语。称鬓发。《黄庭内景经·若得章》:“云仪玉华侠耳门。” 梁丘子 注:“云仪、玉华、鬢髮之号。”

陶埴

谓烧制砖瓦。 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矶》诗:“陶埴此择土,蒲鱼相与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惟敬》:“﹝ 日本国 ﹞俗好楼居,至十餘层,而又不善陶埴,即王居亦以茅覆,故易败,亦易成。”

太华

山名。即西岳 华山 ,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南,因其西有 少华山 ,故称 太华 。《书·禹贡》:“ 西倾 、 朱圉 、 鸟鼠 ,至於 太华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 太华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奇葩

(1).珍奇的花。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艶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只见万种奇葩呈艶丽,十分春色在枝头。”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2).喻出众的作品。 碧野 《名城颂》:“﹝《丝路花雨》﹞这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给死者以怀念,给生者以欣慰。”

妩媚

姿态美好可爱

妩媚忏弱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土壤

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有养分,能生长植物

假造

(1) 以假的冒充真的

(2) 制造假事实

捏造原因

化功

(1).造化之功。 宋 苏轼 《祝文·秋赛文》之二:“惟神光照祀典,幽赞化功。”

(2).教化之功。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落景

夕阳。《北堂书钞》卷一○六引 隋 黄闵 《武陵记》:“土人为之歌曰……朝日丽兮阳巖,落景梁兮阴阿。” 宋 苏舜卿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山》诗:“徘徊落景催,草草嘆分袂。”

月光

月亮的光线

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深夜

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芳气

芬香的气味。常喻美德。《文选·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李周翰 注:“芳气,言德之美也。”《晋书·乐志下》:“兰风发芳气,盖世同其芬。” 唐 骆宾王 《帝京篇》:“桂枝芳气已销亡, 柏梁 高宴今何在?”《宋史·乐志十》:“芳气上浹,颷驭下临。”

晨露

(1).朝露。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晨露夕阴,霏云四委。” 唐 韩愈 《庭楸》诗:“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 唐 韦应物 《寄中书刘舍人》诗:“晨露方愴愴,离抱更忡忡。”

(2). 商汤 时乐歌名。《吕氏春秋·古乐》:“ 汤 乃命 伊尹 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高诱 注:“《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皆乐名。”《列子·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更有《薰风》曲,方闻《晨露》歌。”

鉴湖

亦作“鉴湖”。1.湖名。即 镜湖 。又称 长湖 、 庆湖 。在 浙江 绍兴 城西南二公里。为 绍兴 名胜之一。 唐 杜甫 《壮游》诗:“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凉。” 元 萨都剌 《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 鑑湖 分半曲, 贺老 竟何如。”

(2).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县 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 鑑湖 弦, 吉水 出状元。”

(3).湖名。在 新疆 * 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湖滨有 阅微草堂 ,相传为 清 代文人 纪昀 谪戍 新疆 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

(4). 浙江 绍兴 的别称。因境内 鉴湖 得名。 清 末 绍兴 籍革命党人 秋瑾 自号 鉴湖女侠 。

千顷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意亦

(1).表示测度。大概,也许。 汉 张衡 《西京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祇,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2).表示选择。还是。《荀子·修身》:“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战国策·秦策二》:“诚病乎?意亦思乎?”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濂溪

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