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作者:祖无择 朝代:宋代

九日登袁州宜春台原文

落帽佳辰又到来,黄花烂熳为谁开。
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
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
却惭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诗词问答

问:九日登袁州宜春台的作者是谁?答:祖无择
问:九日登袁州宜春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祖无择的名句有哪些?答:祖无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岂非琴樽远契,必兆朕於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於胜地。” 宋 柳永 《应天长》词:“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 牛山 ,空对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凡佳辰令节,寒食寒衣,皆拜,设时食。”

到来

(1) 按时接近或即将临近

下班时间终于到来

(2) ;来到

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烂熳

见“ 烂漫 ”。

已经

业已经过

夜已经很深了

岁衰

岁月递减。谓年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情急

因为某种形势所迫而心中着急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杯盘

亦作“ 杯柈 ”。杯与盘。亦借指酒肴。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 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宋 吴可 《藏海诗话》:“草草杯柈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丫鬟收拾了杯盘之类,抹了桌子。” 周咏 《秋怀》诗之八:“何堪 湘浦 伤离鵠,忍对杯盘数落花。”

尽醉

尽情醉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浊醪必在眼,尽醉攄怀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尽醉纔好。”

随宜

(1).犹随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 * ,下以顺百姓之心。”

(3).随意,不经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人叉手具分披:‘园主富贵不随宜,现是东宫皇太子,每日来往自看之。’” 蒋礼鸿 通释:“这里应解释作等闲,‘不随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随便,马马虎虎。 宋 梅尧臣 《送薛氏妇归绛州》诗:“随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陈师道 《放歌行》之二:“説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到处都适宜,无处不宜。 元 牟巘 《溪边钓船》诗:“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

歌管

谓唱歌奏乐。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诗:“举爵自惆悵,歌管为谁清?”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宋 苏轼 《春夜》诗:“歌管楼臺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恩厚

仁爱笃实。《汉书·路温舒传》:“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后汉书·刘虞传》:“ 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 北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弓兵伺候了老爷十多年,老爷平日待我们十分恩厚,不过缺苦官穷,有心要调剂我们,也力不从心罢了。”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不才

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老残游记》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