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松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惜松歌原文

两年不到万松寺,晓春乘兴今来偶。

盘龙踞虎纵好在,郁翠流腴较昔丑。

僧云去岁即生蠹,所以苍株半枯朽。

佛泯生灭付不知,山无爱憎谁任咎。

咄哉成形坏亦随,荣誉已当毁应受。

不然山灵厌客来,示尽枯禅以寂守。

木必先腐虫生之,疑增讵在碎玉斗。

植中寿客乃如斯,不如斯者今知否。

诗词问答

问:惜松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惜松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有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六

2. 万松寺以松得名去岁蠹蚀松叶顿非昔观诗以惜之

参考注释

两年

一年是365天,两年就是730天。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盘龙

(1).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南史·梁纪上·武帝》:“有司奏: 吴 令 唐佣 铸盘龙火鑪,翔凤砚盖。”

(2).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清 陈维崧 《水龙吟·巷口见磨镜者》词:“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

(3).形容卷曲如龙。 唐 李峤 《帘》诗:“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唐 韩愈 《芍药》诗:“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緑盘龙。”

(4).见“ 盘龙髻 ”。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郁翠

苍翠,浓绿。 明 吴拭 《武夷游记》:“松竹蔽亏,蓊菁鬱翠。”

去岁

去年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枯朽

枯萎朽烂

生灭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爱憎

爱和恨

任咎

承担罪过或罪责

成形

(1) 形成

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简直使他大吃一惊

(2)

(3) 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状

使玻璃成形

(4) 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状

大便成形

(5) 医学上指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

成形外科

骨成形术

荣誉

由于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

荣誉感

荣誉军人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山灵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枯禅

(1).指老僧。 宋 陆游 《闲味》诗:“身似枯禪谢世尘,岂容收敛强冠巾。” 元 戴表元 《陪阮使君游玉几》诗:“花满车茵酒满船,乱云堆里访枯禪。”

(2).枯坐参禅。 明 王廷相 《雅述》上:“今乃以圣人言语并其动作而为末焉,其亦不思甚矣。推此意也,真欲枯禪白坐以见性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动》:“推其意,将必有以枯禪入定,始谓之吉矣。” 古直 《冷圃曲》:“有时冥坐类枯禪,中心惄惄如忧煎。”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洗心久欲学枯禅’--哥哥,你是要做和尚吗?”

必先

(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玉斗

(1) 酒器

玉斗一双。——《史记·项羽本纪》

(2) 又

亚父受玉斗。

(3) 北斗星

寿客

指菊花。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菊为寿客,木芙蓉为醉客。”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寒菊》:“按十二月菊,余未之见。然菊为寿客,自是耐久。”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