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王冷泉图赞

作者:宋高宗 朝代:宋代

吴郡王冷泉图赞原文

富贵不骄,戚畹称贤。
扫除膏粱,放旷林泉。
沧浪濯足,风度萧然。
国之元舅,人中神仙。

诗词问答

问:吴郡王冷泉图赞的作者是谁?答:宋高宗
问:吴郡王冷泉图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高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高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戚畹

犹戚里。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汉 之天下,弊於戚畹。”《宋史·李处耘传论》:“幸联戚畹之贵,秉旄继世。”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荣夸帝里,恩连戚畹,兄妹都承天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故 文忠 父子蒙被恩宠,视他戚畹尤挚且久也。”参见“ 戚里 ”。

扫除

(1)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2) 清除;消除

扫除文盲

(3) 全部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膏粱

(1) 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孟子·告子》

膏粱厚味

(2)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谓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与下官耳。——《宋书·荀伯子传》

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旷林

深林。《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居於旷林,不相能也。” 洪亮吉 诂:“ 贾逵 云:‘旷,大也。’按, 杜 注:‘旷林,地闕。’盖不从 贾 义。今考 李善 《文选注》引作‘旷壄’,则足证 贾 义为长也。”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逯钦立 校注:“旷林,深林。”

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濯足

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元舅

长舅。《诗·大雅·崧高》:“不显 申伯 ,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有 汉 元舅,曰车骑将军 竇宪 。”《新唐书·郭子仪传》:“ 宪宗 寝疾,宦竪或妄议废立者。 穆宗 问计於 釗 。答曰:‘殿下为太子,当旦夕视膳,何外虑乎?’时称得元舅体。”

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人体穴位之一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