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二首

作者:真宗 朝代:宋代

理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二首原文

我享我将,声兹精意。
陟降左右,维天兴契。
齐明乃心,祗肃在位。
于万斯年,百福来备。

诗词问答

问:理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理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精意

(1).专心一意;诚意。《国语·周语上》:“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圣帝明王,常精意於求贤。” 宋 陆游 《书愤》诗:“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2).精深的意旨。 唐 韦应物 《石鼓歌》:“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荀鹤》:“ 唐 之晚年,诗人无復 李 杜 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尝专用力,故简洁涵畜,不及 惜抱 。”

(3).犹精神。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喘息奔衝,精意牢落。” 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 尧 、 舜 、 禹 、 周 、 孔子 固在也,其精意流於上下,并日月,贯鬼神。”

陟降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

(2).犹往来。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上》:“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齐明

整齐而严明。《礼记·中庸》:“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孔颖达 疏:“齐谓整齐,明谓严明,盛服谓正其衣冠,是修身之体也。”

谓在祭祀前斋戒沐浴,静心洁身。《礼记·中庸》:“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郑玄 注:“明犹洁也。” 孔颖达 疏:“言鬼神能生养万物,故天下之人齐戒明絜,盛饰衣服,以承祭祀。”

敏捷明智。齐,通“ 齌 ”。《国语·周语上》:“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荀子·修身》:“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一》:“齐者,智虑之敏也,故以齐明连文。”

粢盛;齍盛。祭祀所盛黍稷。齐,通“ 粢 ”。《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 毛 传:“器实曰齐,在器曰盛。” 陈奂 传疏:“《释文》:‘齐本又作齍。’《丰年》传作齍盛,他经典多作粢盛,作齐者,古文假借字。器实曰齐,实谓黍稷也。黍稷为齐,齐在器曰盛,故经言齐而传乃兼言盛耳。”

乃心

思念,怀念。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参见“ 乃心王室 ”。

祗肃

恭谨而严肃。《书·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周书·达奚武传》:“ 武 遂惊觉,益用祗肃。” 明 归有光 《泗水何隐君墓碣》:“慈母祗肃,能助君为家。”

在位

原指居于君主的地位或官吏任职做官,现也指当政

老厂长在位时

仁人在位。——《孟子·梁惠王上》

不复在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责我在位已久。——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百福

犹多福。《诗·大雅·假乐》:“干禄百福,子孙千亿。”《墨子·鲁问》:“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殃销祸散百福併,从此直至耇与鮐。”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大会》:“捧云浆,谩歌百福受天庆,喜 江 东新造,典午重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