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翟克徵

作者:石宝 朝代:明代

留赠翟克徵原文

海鱼移来海边住,照耀海水生紫雾。

凤皇亦绕丹山飞,采霞光属青桐树。

丈夫远志千万里,幽冀朝游青兖暮。

浩浩长风振佩环,悠悠芳草迷归路。

逢人尽与道寒暄,论心何必分新故。

相期巨擘俱抟云,不学寒蝉空饮露。

君家善庆闻有馀,大鸿胪卿亦新除。

攀龙不独一身贵,挂角况有当时书。

我行共北拭双眼,青云有意君何如。

诗词问答

问:留赠翟克徵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留赠翟克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熊峰集卷二

参考注释

海鱼

生活在海里的鱼,如带鱼、黄鱼等。

海边

(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 * ,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银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凤皇

见“ 凤凰 ”。

丹山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 丹山 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 丹穴 ”。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凤之丸, 沃 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参见“ 丹穴 ”。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县 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 晋 袁山松 《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 丹山 。”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陕西 宜川县 东北。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战 丹山 ,移营 白璧 。” 倪璠 注:“ 丹山 , 丹州 。”

霞光

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来的光彩

青桐

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槟榔启》:“色譬青桐,不生空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梧桐”自注:“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唐 李颀 《题僧房双桐》诗:“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元 袁桷 《庐陵刘老人百一歌》:“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远志

(1) 一种远志属植物

(2) 远志属植物的泛称

西伯利亚远志

小花远志

(3) 用作中药的远志或西伯利亚远志的根,用于安神、祛痰、开窍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长风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佩环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草迷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寒暄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论心

(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2).谈心,倾心交谈。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诗:“忆昔论心两绸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新故

(1).新与旧。《韩非子·五蠹》:“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往復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復陈矣。” 明 夏完淳 《班婕妤咏扇》诗:“彩色固不移,君心有新故。”

(2).指新来的人与故有的人。《北史·魏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彫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3).指新交与故友。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

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巨擘

(1) 大拇指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孟子·滕文公下》

(2) 比喻杰出人物;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

医界巨擘

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歟?”

(2).谓没有学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以《文选》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浅不学,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老残游记》第三回:“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

寒蝉

(1) 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

(2) 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寒蝉凄切。——宋· 柳永《雨霖铃》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善庆

谓善行多福。语本《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禎,出为人瑞。” 宋 苏轼 《答陆道士书》:“道家少饮和神,非破戒也,餘惟善庆。”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 王氏 之善庆,既当为之发扬,而参谋君孝德始终,尤不可不纪。”

鸿胪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寺, 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 南宋 、 金 、 元 废, 明 复之, 清 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 秦 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臚籍衣齎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

(2).指该官署官员。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始居 华阴 ,为 拓拔魏 鸿臚。” 明 李东阳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詔字,鸿臚三唱甲科名。”

新除

谓新拜官职。《旧唐书·文宗纪下》:“丙午,以新除 兴元 节度使 李德裕 为兵部尚书。” 明 文徵明 《张夏山挽词》:“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 吴门 意有餘。”

攀龙

见“ 攀髯 ”。

独一

没有可以相比的;唯一。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三三回:“他的武艺工夫,真是海内独一。” 毛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 湘潭 等县,地主权力完全推翻,形成了农民的独一权力。”

挂角

亦作“掛角”。 隋 末 李密 年轻时,曾骑牛外出,挂《汉书》于牛角,一面抓着牛鞭,一面翻书阅读。 越国公 杨素 见到,问是何处书生如此好学? 李密 认得 杨素 ,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问所读何书,回答说是《项羽传》。见《旧唐书·李密传》。后用为勤读的典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悬头及刺股,掛角并投斧,叹先贤曾受许多勤苦。”

有当

犹言有定数。《楚辞·九歌·大司命》:“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适合;合宜。 鲁迅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惟歷史殊特,异乎 欧 西,彼所尚者,此不能用,自应远据前史,更立新图,确有本抵,庶几有当。”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