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君平古井

作者:郑世翼 朝代:唐代

过严君平古井原文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
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
年多既罢汲,无禽乃遂空。
如何属秋气,唯见落双桐。

诗词问答

问:过严君平古井的作者是谁?答:郑世翼
问:过严君平古井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过严君平古井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郑世翼的名句有哪些?答:郑世翼名句大全

郑世翼过严君平古井书法欣赏

郑世翼过严君平古井书法作品欣赏
过严君平古井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8_2

参考注释

严平

严厉公正。《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

高尚

(1) 道德品质高雅的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是多么高尚的人啊!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

(2) 有意义、不庸俗

高尚的娱乐

远蹈

(1).犹远行。 晋 夏侯谌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参见“ 远行 ”。

(2).犹远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辉音峻举,鸿风远蹈。腾义飞辞,涣其大号。”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卖卜

以占卜谋生。《后汉书·郎顗传》:“﹝ 郎顗 ﹞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严遵》:“ 严遵 ,字 君平 , 蜀 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于 成都 市。”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未酬 闞泽 佣书债,犹欠 君平 卖卜钱。”《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卖卜之人城外多,俱是些顺嘴胡诌来算命。”

成都市

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流名

名声流传。《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於是 子训 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顽恶显著,流名千里。”《南史·傅亮传》:“向使 石厚 之子, 日磾 之孙,砥锋挺鍔,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 石碏 、 秺侯 何得流名百代。”

汉中

(1)

(2) 古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

(3) 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北岸阳安铁路线上。人口40万。为陕南最大城市和物产品集散地

旧井

(1).古老之井。《易·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 注:“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嚮。” 唐 梁肃 《过旧园赋》:“识旧井於庭隅,弔重萝於木末。”

(2).故里。《宋书·志序》:“人佇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復旧井。” 唐 无可 《送李少府之任临邛》诗:“旧井王孙宅,还寻独有期。”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