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簿家兄赠别韵

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代

和主簿家兄赠别韵原文

接耳交肩话绮疎,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箎我独无。
偶尔诗家鸿雁行,为今酒岛鹡鴒徒。
情知一舸鸱夷去,临欲出门灯影孤。

诗词问答

问:和主簿家兄赠别韵的作者是谁?答:白玉蟾
问:和主簿家兄赠别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和主簿家兄赠别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绮疎

见“ 綺疏 ”。

扶摇

暴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玄英疏:“扶摇,旋风也。”

南图

谓南飞,南征。比喻抱负远大。语出《庄子·逍遥游》:“﹝鹏﹞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 唐 高适 《东平路作》诗之一:“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唐 杜甫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南图廻羽翮,北极捧星辰。” 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说》:“ 何子 曰:‘鹏, 庄生 所称南图者也。’”

对床风雨

同“对床夜雨”。 苏曼殊 《致刘三书》:“回忆 秣陵 半载,对牀风雨,受教无量,而今安可得耶?”

协韵

(1).押韵,符合韵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安禄山 亦好作诗,作《樱桃诗》云:‘樱桃一篮子,半青一半黄,一半寄 怀王 ,一半寄 周贄 。’或请以‘一半寄 周贄 ’句在上,则协韵。”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蜀音押韵》:“然则 顾亭林 谓《毛诗》有以方音协韵者。如《小戎》之‘参’与‘中’。” 鲁迅 《集外集·通讯(复张逢汉)》:“译诗就更其难,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

(2).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 南北朝 ,盛行于 宋朝 , 朱熹 是代表。 明 末 陈第 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 郭绍虞 校释:“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创为协韵之説。《楚辞》及《选》诗犹合古音,故 沧浪 谓‘多用协韵’。” 清 钱大昕 《音韵问答》:“《邶风》:‘寧不我顾。’《释文》:‘ 徐 音古。’此亦协韵也,后放此。 陆元朗 之时,已有韵书,故于今韵不收者,谓之协韵。”参见“ 叶韵 ”。

埙箎

同“壎箎”。

独无

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偶尔

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的

他总是出外勤,偶尔回趟总部也呆不了多久

诗家

(1).研究《诗经》的专家。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问《诗》家曰:‘《诗》作何帝王时也?’”

(2).犹诗人。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元 吴莱 《浦阳十景·南江夕照》诗:“偶出官桥倚落曛,诗家触景谩纷纷。”《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而 凌云山 的雄秀更打动过 宋 代诗家 苏东坡 。”

鸿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鹡鴒

鹡鴒科的鸟之任一种,与鹨有亲缘关系,体型纤细,尾特别长,习惯性地上下抖动

情知

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鸱夷

(1).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 ,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吴 伍员 。 明 高启 《行路难》诗之二:“ 鉤弋 死 云阳 , 鴟夷 弃江沙。”

(3).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 《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马光 《柳溪对雪》诗:“鴟夷赊美酒,油壁繫轻车。” 清 陈维崧 《满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看鴟夷扑满,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鸱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西子 下 姑苏 ,一軻逐 鴟夷 。” 冯集梧 注:“《史记·货殖传》: 范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当年功业,空繫五湖船。” 郁达夫 《留别》诗之二:“ 鴟夷 应笑先生拙,难买轻舟泛五湖。”参见“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灯影

(1) 灯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2) 灯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