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芬阁二首

作者:李洸 朝代:宋代

题清芬阁二首原文

备员何奉再依仁,仰慕亨衢速若神。
万里云龙遭圣世,三年苫块报慈亲。
卢茨山水风骚国,獬豸衣冠法令臣。
谁谓趋朝虚几席,长兄歌酒更延宾。

诗词问答

问:题清芬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洸
问:题清芬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备员

凑足人员的数,充数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依仁

谓把“仁”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晋书·隐逸传·龚玄之》:“ 譙国 、 戴逵 、 武陵 、 龚玄之 并高尚其操,依仁游艺,洁己贞鲜。”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託迹同 吴 燕,依仁似 越 禽。”

仰慕

敬仰思慕

昔尧殂之死, 舜仰慕三年。——《后汉书·李固传》

亨衢

(1).四通八达的大道。《易·大畜》:“何天之衢,亨。” 孔颖达 疏:“乃天之衢亨,无所不通也。” 唐 元稹 《苦雨》诗:“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

(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糲食空弹剑,亨衢詎置锥!” 宋 沉括 《贺赵龙图》:“妙策凌云,擢起英豪之域;亨衢振翼,俄登直侍之联。” 清 朱彝尊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壮日膺乾顾,亨衢协泰交。”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云龙

(1).云和龙。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 五代 齐己 《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 杜光庭 《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2).《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 张居正 《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3).喻朋友相得。 清 赵翼 《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 唐 有 韩 孟 ,云龙两连翩。” 清 徐夔 《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4).即龙。《易·乾》:“云从龙。”故称。 唐 张祜 《忆游天台寄道流》诗:“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南唐 沉汾 《续仙传·酆去奢》:“﹝ 安和观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和卓阁老纪恩诗》:“云龙追逐当时志,愧我衰龄独闭关。”

(6).骏马的美称。《文选·曹植<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輅之繁缨。” 李善 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周礼》曰:凡马八尺已上为龙。”

(7). 汉 宫殿门名。《文选·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 云龙 之庭。” 吕延济 注:“ 云龙 ,门名。”《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综 注:“ 德阳殿 东门称 云龙门 。”

(8).山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 宋 苏轼 《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 云龙 ,天留与 戴公 。”自注:“ 云龙 ,山名。”

(9).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 宋 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 宋 舒亶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 宋 黄庭坚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明 高启 《赠墨翁沉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参见“ 龙团 ”。

圣世

犹圣代。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则盲者不能别青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且夫爱憎好恶,古今不均……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南史·庾仲文传》:“令 贾谊 、 刘向 重生,岂不慷慨流涕於圣世邪!”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一:“圣世选才终用赋,白头来此试诸生。”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圣世际昇平,车书九州,笙歌万井。”

苫块

1.亦作"苫条"。

2."寝苫枕块"的略语。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

慈亲

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 聂夷中 《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清 魏源 《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侧,吾侍严亲行。”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獬豸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凡罪疑者,俱令獬豸触之。——《镜花缘》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法令

(1) 古代为政者所颁行的法规

(2) 法律与命令的总称

趋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宰相趋朝,騶唱过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趍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几席

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嵐。”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长兄

(1).兄弟中排行最大者。《鹖冠子·世贤》:“﹝ 魏文王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 最为下。’”古乐府《木兰诗》:“阿爷无大儿, 木兰 无长兄。”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 微子 , 紂 之长兄。”

(2).犹兄台。男子相互间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赵先生 问道:‘此位长兄尊姓?’ 景芷江 道:‘这位是 乐清 匡先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