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晚阿桂奏摺至知攻克勒乌围详悉诗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勒乌围贼旧官寨,垣固碉高不易攻。

石卡木城接鳞次,水临山背据蚕丛。

计穷百变同摅荩,志合三军共建功。

优叙先行循令典,蒇庸封爵待恩崇。

诗词问答

问:《是日晚阿桂奏摺至知攻克勒乌围详悉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二

2. 凡土司所居者番人谓之官寨

参考注释

官寨

见“ 官砦 ”。

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木城

安放在城墙外的木制的守城设施。《汉书·陈汤传》:“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元史·外夷传三·占城》:“ 占城 兵治木城,四面约二十餘里。” 明 唐顺之 《牌》:“仰州县照依发去木城式样,作速造完,听候取用,毋得迟误…… 常熟 、 长洲县 、 吴县 、 崑山县 、 吴江县 、 嘉定县 、 太仓州 俱一百架。”

鳞次

像鱼鳞那样密密排列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鲍照《咏史》

山背

(1).山后。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叠綵巖 在 八桂堂 后,支径登山,大半有洞,曲转穿出山背。”

(2).山脊。《宋史·任福传》:“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 懌 肃 战死。”

蚕丛

(1).相传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蚕桑。《艺文类聚》卷六引 汉 扬雄 《蜀本纪》:“ 蜀 始王曰 蚕丛 ,次曰 伯雍 ,次曰 鱼鳧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鶉野隼旟新。”参见“ 蚕丛路 ”。

(3).见“ 蚕丛路 ”。

计穷

谓再无办法可想。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 清 戴名世 《窦成传》:“若等宜坚守,今贼计穷矣。”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十:“计穷惟矢死,一死岂偿辜。”

百变

形容变化多端。《淮南子·原道训》:“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雾开还合合还开,晦明百变一弹指。” 清 唐孙华 《草圣祠》诗:“九天鸞鹤濡头下,百变蛟龙运腕生。”

三军

(1) 军队的统称

三军过后尽开颜。——毛 * 《七律·长征》

(2) 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优叙

从优叙功;晋升官职

先行

(1) 先实行;先进行;走在前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 先前;先时

先行通知

令典

(1).好的典章法度。《左传·宣公十二年》:“ 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 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

(2).泛指宪章法令。《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

(3).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举令典於宫闈,溢欢声於方夏。”

(4).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汉 荀悦 《<汉纪>序》:“昔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於地。”

封爵

(1).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 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

(2).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 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深有所愧耻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